电脑装配网

中国乳企布局新西兰,“跨洋牛奶”讲述中新贸易故事

 人阅读 | 作者yiyi | 时间:2024-02-22 00:3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新西兰特派记者 郭媛丹 刘扬 单颉 沈维多 冷舒眉 环球时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 王淼】编者的话:《环球时报》记者在新西兰采访时,正值南半球的冬季。但从奥克兰驱车向南,沿途山丘青翠、牧场广阔,成群的奶牛悠闲地在阳光下吃草,让人不禁感慨这里畜牧兴旺。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乳制品是新西兰对华出口的重要商品,在中新贸易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访期间,新西兰贸易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表示,新西兰欢迎来自中国的高质量、高生产率的投资。作为公认的“黄金奶源地”,新西兰也吸引了中国乳企落地设厂。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双赢”,既促进了新西兰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乳业的长远发展。

乳业引领中新贸易合作

新西兰地处南太平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也是中国在南太地区的重要伙伴。近年来中新两国在经贸交流、人员往来、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据新西兰媒体报道,从2013开始,中国取代澳大利亚,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外交与贸易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新中货物和服务贸易额达到403.2亿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3元人民币),其中,新西兰对华出口额为213.7亿新西兰元,新西兰从中国进口总额为189.5亿新西兰元。

新西兰畜牧业发达,乳制品和肉类是其重要的出口产品,2022年,新西兰乳制品出口额为206亿美元,肉产品出口额为98亿美元。不难看出,乳制品业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乳品市场。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对华出口占新西兰乳制品对外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市场对新西兰乳制品出口行业的重要性,也是中新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的例证。《环球时报》记者还获悉,受疫情影响,当前乳业已经超越旅游和教育成为新西兰第一大支柱型产业。

资料图

今年6月,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率团访华,他强调,“向中国出口乳制品、肉类和木材很重要”。希普金斯率领的访华团中就包括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的代表。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对媒体表示,恒天然大中华区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克服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业务增长稳中向好。尽管当前中国奶牛数量增长,产量过剩,恒天然依旧对中国市场信心满满。新西兰“Stuff新闻网”9月1日报道称,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赫雷尔表示,“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市场,我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进口奶粉仍是中国(乳制品)产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普金斯访华期间,十余家新西兰企业与各自的中国合作伙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纽仕兰联合新西兰乳业龙头西部乳业、盒马鲜生及天猫,共同签署“跨洋农超对接战略合作”备忘录,见证中新贸易合作升级,展现中新贸易韧性。

中国乳企布局新西兰

新西兰拥有1.2万个天然牧场,总面积超过1100万公顷,畜牧业是该国传统优势产业。据了解,新西兰牧场中的牧草是绿色施肥,而且牧场主会搭配种植不同品种的牧草,以确保全年鲜草不断、草量均衡。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新西兰吸引了伊利、蒙牛、光明等中国乳企在此开设海外分厂。

2014年11月21日,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投资总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2015年,蒙牛雅士利新西兰乳业有限公司(简称雅士利新西兰)建成投产。继2013年收购大洋洲(Ocenia)乳业后,2019年8月1日,伊利完成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威士兰乳业的收购,中国企业也成为新西兰乳品行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这也是中国乳企海外布局的一个节点,中国品牌乳制品开始从新西兰等地销往中国及亚洲市场。

合作是双赢的,中国乳制品企业在新西兰设厂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雅士利新西兰公司总经理宋玮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该公司位于怀卡托地区的波基诺小镇,距离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约1小时车程。“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荒地,现在道路修好了,超市有了,慢慢形成了社区,人口不断增长,医院、图书馆也在规划建设中,发展前景很好。”雅士利新西兰公司的到来也为奥克兰市政府规划的工业园区带来了人气,吸引不少企业入驻,其中包括光明乳业在新西兰的工厂。中企的到来为当地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据介绍,雅士利新西兰厂区就有来自新西兰、英国、荷兰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员工。

他山之石

怀卡托地区是新西兰传统农牧区,雨水和日照极其充沛,牧草蛋白含量较高。包括恒天然、新莱特在内的新西兰乳业集团纷纷在该地区建厂设站,争夺优质牧草资源。中国企业除了雅士利新西兰公司外,八喜艾莱发喜、牧怡乳业也在怀卡托地区设立分厂。

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总投资额为2.2 亿新西兰元,厂区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8月中旬,《环球时报》记者在厂区采访时了解到,生产车间实施严格的分级密闭消毒工序,配备GMP认证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和全自动机器人生产流水线。工厂还拥有一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温度和湿度能得到精确控制,并且能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在线测试,确保产品符合新西兰和进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据宋玮介绍,自投产以来,工厂产能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也逐步多元化,销售额不断上升。“我们既可以享受新西兰乳制品业的产业红利,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长期来看,我们在新西兰布局是非常明智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光明乳业8月28日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海外业务稳定,并有小幅上涨。2010年11月,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扩大产量与销量,降低存货水平,优化和调整产品组合,实现营业收入37.66亿元,同比上升0.44%。

当前,“用全球资源服务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共识,这意味着中国乳企进行海外布局,不仅是为了选择更优质的奶源地,也是想通过此举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等,加强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乳品的信心。

此外,中国乳制品企业通过海外建厂以及并购,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在海外形成完整、有竞争力的区域业务体系,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市场效益最大化及品牌影响最大化。

做大“合作蛋糕”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总额达到17.26亿美元。其中,3月份进口额为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9%,这些数据显示中新乳业合作前景广阔。

新西兰贸易发展局中国区域总监安德鲁·怀特(Andrew White)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新中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产品评价较高,认为新西兰是优质食品和饮料的可靠产地。他说:“新西兰继续欢迎来自中国的高质量、高生产率的投资,以此带动我们在某些重点行业实现高工资、低排放的目标。”

怀特特别强调,过去中国投资者大量投资基础产业和重资产行业,如农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自2019年以来,中国投资者的投资表现出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趋势,即更多地关注高附加值产品,并将最终产品带到中国市场。例如中国知名乳品企业伊利集团一直在大力投资新西兰的乳品行业,现在也开始投资高附加值的乳制品,如黄油和奶酪。

宋玮表示,未来随着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雅士利新西兰工厂也会推出新产品。“我们正和奥克兰大学等当地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进一步优化配方、工艺技术及功能性原料,提升中国乳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今年5月,伊利新西兰西部乳业乳铁蛋白生产车间举行开工仪式。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在开工仪式上表示,这项投资体现了中国企业对新西兰乳业的信心,不但将给西海岸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进一步巩固西部乳业在全球乳铁蛋白供应链中的地位。王小龙说,2013年以来,伊利集团相继收购新西兰大洋洲和威士兰两家乳业公司,在新累计投资约15亿新西兰元。“新项目又将新增投资7000万新西兰元、新增67吨产能。”

此外,近年来中国和新西兰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于2022年4月正式生效,根据该协定,到2024年1月1日,所有乳制品都将实现零关税,对于乳制品企业意味着更多机会来临。“无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宋玮说。“新西兰乡村新闻网”也报道称,乳制品“零关税”将有助于新西兰乳制品对华出口的持续增长。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