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窦村,这个在南京很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古村落,不久前也人去村空,其前景不知如何,听闻要有保留地拆迁改造,但是以我的过往经历,已经不对这些承诺报以太大的期望了。值得欣慰的是,我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了窦村。记得最早的时候,我是拿着当时还算时髦的三星G608的滑盖手机记录了第一次的窦村之行,这部手机还是2008年春节,我的女儿清华大学毕业工作后送我的生日礼物,虽然只有区区500万的像素,但我却用它记录了很多的曾经。今天重温相册,那可都是回不去的珍贵历史镜头了,近几天分批整理了一下,今天将我第一次寻访窦村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
早就听说江宁的窦村很有些看头,那一年的年初外出办事有幸路过,顺道拐进该村探访了一番,走进村口,若不是经村民的指点,即使有那座“江宁文保”的石碑树立在那儿,外人也不会留意这就是那赫赫有名的古戏台遗址,满目创伤,一片狼藉,戏台上的空地被种上了青菜,部分被违建蚕食,戏台的拐角堆满了杂物,断垣残壁,惨不忍睹,也不像现在有铁网围栏的保护。
回家上网“百度”了一下,发现早在2006年就有媒体报道过窦村的古戏台,并呼吁给予保护,当时的江宁文保单位回复说是经费短缺,江宁需要保护的太多了。可是过去了这么几年,江宁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理应有条件关注一下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吧!即使没有资金保护,有关部门也可以对现有的遗迹进行管理,比如清理违建,清理杂物等等。




看到精美的石刻就这样一片狼藉,很是令人心痛。
单位有新同事是窦村当地人,是他的介绍才有我这次的窦村初探。按他的说法,古戏台已荒废,而村里有一口四方井保存完好,值得一看。
来到窦村村口,经一老人的指点,沿着一条幽静整洁的村巷水泥小道走了大约150米,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大约篮球场大小的空地上,嵌有一口方井和三口石砌的水池,这情景真的出乎我的预料,这是一个很科学的用水系统工程啊。我依稀记得浙江某地曾经报道过这样的池塘,不成想在我们身边也有着同样的水池。
在我拍照期间,一位方姓大哥主动和我搭讪,向我介绍了四方井的概况:这口四方井是饮用水,是真正的泉水啊。山上流下的泉水经引水槽一级级流向那三口水池,这三口水池分别为淘米洗菜、洗衣浆裳和刷马桶,还有这个水槽是供牛饮水之用,各司其职,这是村里约定成俗的乡规。这里曾经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可惜的是自从村里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后,这样的热闹场景已经不再有了。
沿着这条整洁安静的小道,前面就是“四方井”:

四方井:

专供饮用:

这是专供耕牛饮水的水槽,过去耕牛是农家之宝,这在窦村的四方井边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耕牛的饮水槽是放在水系的第一级的,在这之下才是人们淘米洗菜的水池。现在的农村已经没有耕牛了,所以这专供牛的饮水槽也就荒废了:

干枯了的耕牛饮水槽:

泉水的引水渠:

三口作用不同的水池:


一位大妈在水池边洗衣服,这口水池里曾经有鱼儿在游荡:

这位正在洗衣的大妈告诉我因为泉眼遭到破坏,现在水池的水就靠雨水补充了。



热情的方大哥又告诉我山岗上有一块“象鼻石”,传说是四方井的泉眼,并执意要带我去看看,走到小山坡的顶部,经方大哥的指点,一头红色的大象活灵活现地侧躺在我的眼前,象鼻子深深地插进泥土里,传说象鼻处就是泉眼。在大象的身旁还卧着一头红色的小象。方大哥告诉我,这一片是青龙山的余脉,青龙山的石头都是青石,唯独这两只大象的石头是红色的,很是奇特。
象鼻石,那侧卧的大象,传说中的泉眼处:


这是调皮可爱的小象:

那位热情的方大哥一路和我攀谈得很投机,我这才知道他原来是位石匠,并且多才多艺。没想到初次见面,他就主动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去看看他收藏的“宝贝”——他爷爷传下来的石刻象棋,据说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我很唐突,素昧平生,我一位陌生人居然能这样得到方大哥的信任,充分体现了他的淳朴,也说明了我的人品大爆棚,在我以往的寻访中,也曾经多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在他一再的盛情邀请下,我来到了方大哥的家。
老屋门上的对联,方石匠自豪地说是他的原创,对联显示出他家的地理位置,并且很工整:

小院里的石材:

新楼房墙角,方石匠的作品——石锁:

新房内的老家具——雕花大床:

方石匠的精细作品——石狮子,感觉传承了他爷爷的真功夫,他叫我注意看那狮子头上的根根卷发:


最后他从“密室”里掏出一只青花瓷碗,碗里有一布袋,布袋里放着他爷爷传下来的“石刻象棋”。我一眼就看出有一枚棋子是后来配的。象棋雕刻得很精致,并且正反都刻着字。他说那只盛棋的青花瓷碗其实也是个老古董,很漂亮。可惜手机没电了,没有好好地拍下来,很是遗憾。

这次的窦村初访,正应了朋友说的:佛学在居士,侠义在江湖,道行在民间。
这次匆匆地窦村寻访,虽然只是浅浅地一瞥,但是已经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随后的几年里,我又多次地拜访了窦村,记录了窦村,待有空闲,我将好好地将近年的窦村记录分享给大家,有些镜头可能大家也没有看到过,比如曾经存放在社区院内的那对古戏台石柱,上面的人物等雕刻精美,却鲜为人知。在此敬请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