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FiiO FH5s我煲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才下笔,因为初听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三四年前,并不符合我对于现今飞傲声音的预期,简单评论就是高频过亮过清晰,显得低频比较少而缺力量感。看了下FH5s的单元搭配,单边采用了两个动圈加两个动铁的组合,其中低频单元采用12mm镀铍球顶+PU悬边复合振膜,拥有1.5特斯拉的磁通量;中频采用了6mm全镀铍振膜动圈单元;而高频和极高频则是楼氏TWFK-30017复合动铁单元。一瞬间我就理解了为什么飞傲FH5s初听的感觉会是这个样子。
两个动圈单元即便是用于低频的12mm单元,其球顶也做了镀铍处理,以往只有用于全频的动圈单元为了照顾高频表现才会选择给球顶镀铍,而单纯用于低频的动圈单元振膜镀铍并不多见,飞傲似乎也是在尝试这种新方式。在我听来,FH5s第一耳朵的素质并不如FD5、FA7均衡和悦耳。但若与上一代FH5对比,高频的进步则比较明显,而低频要看用户具体的选择了,因为FH5s有三个调音开关,玩家可自定义喜欢的声音风格,这一点比上一代产品要人性化不少,而且这种调音开关的设计以往只出现在定位较高端的耳机产品上,给人的感觉也是偏专业风一些。
前后陆续煲了小两周时间,现在再听感觉声音稍微开阔了些,高频也没一开始那么紧了,但低频量感上的改变则不明显,于是我选择将调音开关的Bass滑块推了上去,再听的感觉终于和谐了!所以我建议还没听过这款耳机的朋友去试听时注意一下调音滑块的位置,并且不要过快对这副耳机的音质下结论。
听流行曲风的话FH5s煲开后的声音基本上挑不出毛病,尤其是听李健的歌曲,人声部分婉转空灵,听起来十分优美,就好像给李健的声音加上了一层华丽的滤镜。中高频整体上很惊艳,声音密度相对于FH5来说更大,细节交待的也更丰富完整。或多或少你都能听出高频的锐度微微偏大,声音清晰度足够高,味道偏以前飞傲的那种调音风格。注意只是味道偏向于以前而不是像以前。
听蔡琴我发现声音有变年轻的倾向,因为以前听的多所以对蔡琴的声音很熟悉,在FH5s上感受起来比较容易,至于声音年轻了多少则不好量化,就是感觉上稍微年轻了点儿,感觉给人声做了个小的锐化处理。听王绎龙的专辑,大多都是节奏感很强的音乐,FH5s的低频除了有点儿偏干以外,其余诸如下潜的深度、低音的弹性以及量感等方面表现都中规中矩。与煲机前对比实际上低频已经松软了不少,有点儿偏干的听感似乎还得继续煲机,或者是自然听三个月半年再看吧。
听古典的话,FH5s对于弦乐、管乐的表现都能让我十分满意,这也是它相对于上一代FH5进步最大的地方。如果换上尺寸稍偏大隔音特别好的耳套,弦乐的声音在耳机产品里趋于完美,有时候我甚至还听出了一丝箱子的味道。在中高频表现上尤其是在高频的表现上飞傲是下了功夫的。
换个角度从声音的立体空间感来看,FH5s追求的是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没有刻意去放大声场,人声听起来也不遥远,感觉在录音棚里听到的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不加粉饰的声场在一些追求刺激的烧友耳里或许显得有些苍白,但就我个人的听音喜好,则更喜欢这种声音本来的样子。
FH5s的音质表现总结起来除了低频有点儿偏干以外,其余都完胜上一代FH5。
FiiO FH5s的包装盒设计还是以前的那个味道,最外层有塑封膜,设计上走简洁风,不大能从盒子看出耳机的市场定位(价格)。
飞傲的配件一直都很给力,FH5s的也不例外。这个收纳盒质感出色,做工也属于上乘。同框后总感觉比耳机本身更惹人注目。
耳机套一共有13对之多,含三个不同尺寸四种不同材质和设计,足够用很多年了。
感觉像个手饰盒,体积也不算小,挤挤其实能装下两副耳机。
这就是装上FH5s后的样子,空间还很大,因为盒子的深度比较深。
这款由四股共计120线芯编织的高纯度单晶铜镀银线目前是飞傲中高端耳机的标配,不仅样子好看而且做工也很到位,更重要的是音质表现优秀,消费者省去了换线额外的投入。
另外配件里还有一个MMCX快拆工具,实际上这两年飞傲耳机所采用的MMCX插头比前几年的好拆多了,指甲沿缝隙一顶就搞定了。
可换插头的设计十分良心,FH5s标配了3.5mm单端、2.5mm平衡和4.4mm平衡共三个插头。市面上九成以上的播放器都全面兼容了。
FH5s的腔体为镁铝合金,通过CNC的方式加工出来,成本还是不低的。其声学结构也是经过了重新设计,腔体为半开放式设计,塞入耳道时不会产生压迫感。
频率响应范围10Hz-40KHz,工作阻抗40欧姆,灵敏度106dB,拥有100mW的最大功率。此外FH5s支持一年换新两年保修服务。
以上就是我对于飞傲FH5s的使用体会,感觉除了型号和外观与上一代有点儿关系外,其余真的关系不大。价格这次很给力,属于加量不加价,毕竟带调音开关的HiFi耳机普遍都很贵,而FH5s是个例外。垂涎于带调音开关HiFi耳机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