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分手”700多天后,荣耀和华为“顶峰相见”

 人阅读 | 作者yiyi | 时间:2023-09-10 17:34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字|不锈钢碗

“柏油路不断起伏,路仿佛贴着波浪,我走在这条山路上,我就像一艘船。”余华用这句话作为他的名著《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开头。

深圳,荣耀的出生地,也是荣耀走出华为乐土的起点。两年后,荣耀在深圳举行了独立以来最重要的新闻发布会。

11月22日、23日,连续两天,荣耀发布了MagicOS 7.0操作系统、新一代Magic Vs可折叠显示屏手机以及荣耀80数码系列等产品。

“以后不要心疼华为,做华为在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打败华为,甚至可以喊着打倒华为。”任正非在“离别”仪式上扔下的这句话,足以载入中国手机发展史册。成为荣耀赵明CEO,勇敢走进深圳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的新闻发布会。

此次,“明哥”首次公开“挑战”中国“机王”华为。

“我希望能够在更多场合与华为(产品)竞争。”他身后的一块大屏幕,展示着荣耀手机与华为最新旗舰手机Mate 50 Pro的性能对比。

身着海军蓝西装的赵明在众目睽睽之下,在Magic OS 7.O发布会暨首届开发者大会的第一天,再次提到了他两年前达成的协议:

“华为是最值得尊敬的对手,我们一直期待在这个舞台上见到它。”

贾樟柯在为新荣耀两周年制作的纪录片中表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总是最吸引人的,但真正的情节往往发生在二年中间。

华为面临的挑战发生在新荣耀二年。

“产品力”战胜荆棘,火炬行进?

商业故事总是令人尴尬。来自大洋彼岸的制裁令,让这家当时赫赫有名的智能手机品牌突然按下了发展的“暂停键”。

在这股热潮中,荣耀突然从一个市场份额为16.7%的领先品牌跌落到赵明口中的“8000人初创公司”。

放眼整个手机行业,这样的“逆风”似乎并不多见。

就连被卢伟冰调侃为“友好商业关系”的小米和红米,在宏观战略层面上也有“合作互补”。

刚刚独立的荣耀面临的不利因素无疑远远超出了市场的想象。

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白色竞争”的开始,2020年国产大品牌都瞄准了自由市场份额:

雷军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小米首次进军高端市场; OPPO从一加挖来刘作哈,开始对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vivo联手三星、蔡司推出新品...荣耀的处境有点惨淡。除了外部环境的起伏,支撑品牌的供应链体系也支离破碎。由于独立性,孔夫子连续七个月没有发布新产品,市场份额也跌至不足3%。

大家都在问:荣耀“如何生活”?

答案并没有让业界等待太久。经过211天的快进,荣耀终于重回巅峰。

IDC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荣耀手机在国内出货量约3930万台,市场份额达18.5%,位列国内市场第二大品牌。

不久前,华为推出了最新旗舰Mate 50 Pro。两个月来,这款仅有4G机型的产品成为行业寒潮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就连一向以挑剔、大嘴巴着称的余承东也毫不掩饰地对这款产品赞不绝口:

“让消费者为产品的优势买单很难,但我们做到了。”

对于华为来说,Mate 50是上坡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系列爆款展示了“产品力”如何披荆斩棘、伴随品牌重塑而成长。

另一方面,在5G模块和前沿技术的折叠屏领域,火炬已经传到了荣耀手中。

折叠屏产品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皇冠上的明珠”,不仅是大品牌结合前沿技术与创新的成果,也是未来引领行业的关键方向。

早在2019年,时任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全桂贤就曾对媒体喊话:“谁赢得了折叠屏,谁就赢得了世界”。

如今,尽管库克采取​​了保守的策略,但苹果进军可折叠手机已成为薛定谔的故事。不过,根据“水果科学第一人”郭明錤的多次爆料,苹果在折叠屏领域的技术研究并没有停止。近日,一项苹果发明的新专利在网上曝光,其中提到了可用于“自我修复”可折叠屏幕设备的技术。

把视角拉回国内,似乎折叠屏已经成为“华容米OV”赢得高端市场的战略锚点。

今年8月,雷军站在一块名为“打破折叠屏最后一公里”的黑屏前,花了两个小时谈论小米新品。

但与此同时,与折叠屏不断普及的同时,“重量大、消耗高、续航短”等一系列负面体验却挡住了该品类的普及空间。

“折叠屏不应该只是数字爱好者的新产品。”事实上,从第一代荣耀折叠屏开始,赵明就认为折叠屏可以作为主力手机,“一个必须到位”。

这在11月23日新发布的《Magic Vs.》中得到了直观的体现。作为下一代旗舰折叠屏手机,Magic Vs延续了一贯的儒家“一到位”理念——配备了屏幕、性能、视频和安全功能的旗舰配置。

不仅如此,从折叠形态到用户体验再到安全性能,上述一系列新技术让这款产品成为直接的“痛点终结者”:

在实际使用方面,相比以往折叠屏产品的“极限设计”,深耕核心技术的荣耀采用自研鲁班零齿轮铰链,打破了折叠结构设计的壁垒,配合轻型飞机材料全面升级。同时,薄型电池解决了轻薄和长续航两大主要问题。

不仅如此,根据用户体验,这款手机还将首次配备助眠显示功能,以及可以“帮助疲劳的眼睛舒展腰部”、可以“智能地”的健康显示技术。调整一下灯光,希望你多睡半个小时。”

其他方面,荣耀Magic Vs将搭载高通骁龙8+芯片,内置两块2030mAh+2870mAh电池组合,支持66W快充。由于高端人士更注重完整的隐私,因此该产品还特别配备了两把锁和一套基本的安全系统。它是首款支持500万元手机转账的折叠屏手机。

同时,7499元的起售价直接落入iPhone主力机型和华为Pro系列的价格区间。

可以说,这款产品的出现不仅意味着荣耀产品实力的新提升,也开启了折叠屏品类的实用普及浪潮。

在此前的荣耀发布会上,这样具有技术创新和解决痛点能力的“超级产品”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还有大屏华为Mate系列手机的重新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荣耀的魔法系列和数码系列也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杆产品”。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荣耀独立两年来,“上新、爆款”已经成为常态。

从发布近半年后销量最高的荣耀50机型,到iPhone下的第一旗舰Magic 3,再到“一刀切”的Magic V和Magic 4, “卖一机的超级品牌”

荣耀和华为的崛起其实很相似。两者的市场表现并非由单一的“爆款产品”驱动,而是源于一个内部品牌的土壤,能够不断创新迭代的“超级单品”。

峰会,Magic OS 摆脱“创新者困境”

“创新一次很容易,但持续创新却很难。”

这是美国商业科学家克里斯滕森在其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的观点。

创新基因为何这么难构建?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企业遵循某种“持续创新”,缺乏对用户和产品的深入思考。这样的故事在手机战场上并不少见。华为和荣耀都是他们追求创新的障碍。

时间回到四年前,首届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心情复杂。当时,华为消费者业务因美国制裁而面临巨大挑战。

但台上表情有些凝重的余承东却透露了一个将影响全球操作系统环境的消息——鸿蒙的诞生。

Android 和 iOS 的坚实基础已经发布。鸿蒙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对万物互联时代的洞察,更是一个关键的战略转折点——中国手机厂商不再陷入Android和iOS两大阵营,也可以开启自己的创新之路。

鸿蒙诞生的故事也是对荣耀的注脚。

以折叠屏手机市场为例,光鲜亮丽的外观与实际用户体验之间的巨大差距,导致这一品类长期无法流行,被认为是富人专属的网络潮流。玩。

在此基础上,一些品牌在铰链上陷入的“研发陷阱”继续加剧了这一现象。

对于一款可折叠屏的手机来说,折叠固然重要,但充其量只是产品参数的“不断创新”,与产品的实际使用体验无关。

用户花近万元购买折叠屏手机,不仅仅是短期“折叠”初次用户,以用户为导向的需求概览才是真正抓住消费者内心的关键——在赵明出版社发布会上,提到最多的词是“用户”。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年前Magic V的发布会上,当众多品牌都为内转轴技术而疯狂的时候,CEO荣耀赵明却在发布会上重点强调了两个“非主流”的细节——防摔和全新的用户界面。 。本次发布会,带着全新理念回归的MagicOS 7.0更是“以用户为本”。

作为一款完全“面向未来”场景的个性化操作系统,这款全新的操作系统不仅能够100%从折叠屏的本质中解放出来,更将荣耀承载在操作系统的身边,与苹果共享世界iOS与华为鸿蒙,引领未来智能交互变革的期待。

从这一点来看,华为和荣耀虽然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了相同的目标,但两者相比,也有“不同的才能”。

相比鸿蒙强调的以手机为中心建立连接、共享各种设备能力的“超级终端”理念,MagicOS 7.0旨在挣脱终端的束缚,以人为核心。 ,让设备为人们服务,实现设备自身的连接。飞跃到协同作用。

正如赵明指出的那样,“消费者使用的任何设备都是中央设备。”

2007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OS。 “到现在为止,这个系统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兼容更多的设备。”与鸿蒙的“多设备融合”不同,荣耀开发的Trust Ring MagicRing技术平台为多设备间系统交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人、设备和环境之间的连接。

另一方面,Magic Live的智能引擎利用AI能力完成深度学习方面的进化。

据了解,Magic Live打造的原子化服务生态核心已接入超过10000项智能服务。 YOYO搭载荣耀系统的建议功能,可以让用户在出行、看电影、通勤等日常场景下完成定制化的定制服务。

作为操作系统“智能大脑”的Turbo X系统引擎,以及注重隐私和安全的“MagicGuard 荣耀安全”,在性能和安全方面陪伴用户体验。

总之,MagicOS 7.0是一款真正更“懂”你的操作系统。

“我们更多地考虑未来的用户,他们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必须在技术上做好准备。”显然,对于荣耀来说,不可预知的“未来”才是他真正的“对手”——荣耀所有的“备战”都是面向未来的。

与华为的竞争终将“和而不同”

得益于上述软硬件成果,今天,对于荣耀来说,“挑战华为”已经从早期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纵观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从硬件实力到软件实力,荣耀已经是少数能够与华为“巅峰相遇”并共同挑战苹果、三星在全球地位的品牌之一。

有趣的是,在剖析这场行业顶级品牌之间的对抗时,你看到的不是激烈的零和竞争,而是更多的共同进步和对“和而不同”的尊重。

正如赵明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的那样,这个行业有幸拥有像华为这样的竞争对手:

“口号在品牌之外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当我们用它们来比较并在业务的每个领域实施时,它就成为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尺。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团队继续看到这一点。我们正在缩小与顶级品牌之间的差距。”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解释为中国文化中的“和而不同”。 “Harmónia”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注重技术创新; “不同之处在于特定业务的精致逻辑。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感叹的那样:

“华为和荣耀就像不同时代的文化成果。”

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荣耀也得以延续之前因制裁禁令而耽搁的事业——并且得益于与供应链、产业链伙伴的密切合作,引领了智能手机行业到更看不见的角落。 “生态蝶变”。

回望过去,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的发展轨迹,向我们揭示了供应链和技术生态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也警醒了无数品牌,手机制造不是一时的清单。排名不过竞争。一场没有终点线的长跑。

赵明对这一点也有强烈的感受。此前有人问他,在华为内部创业和以独立品牌创业有什么区别。他的回答是:

“如何经受住诱惑和喧嚣,选择正确但艰难的道路。”

因此,从去年开始,孔夫子全面恢复了与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合作,逐步掌握了打造世界一流产品的“技术基石”。

如今,得益于稳定的供应链,荣耀可以充分利用Magic系列、数码系列、X系列、Play系列五大系统以及折叠屏,实现“无死角覆盖”。价格从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在此基础上,11月16日,京东方入股荣耀也标志着完成了从“供应链集成商”到“生态链所有者”的品牌形象转型,并与生态合作伙伴进入有机联系。 ,达到价值共创的新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昔日的“咬牙求生”到如今的顶级智能手机品牌和“产业链拥有者”,荣耀艰难却正确的涅槃之路终于实现了。

“我和朋友们看过贾樟柯的这部短片很多遍,至少看了十遍,感觉很感同身受,甚至哭了。”他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在发布会结束时,他再次引用了电影中的台词:

我们决定继续游,一直游,直到水变蓝。

贾樟柯在电影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有一个好朋友,小时候经常去海滩散步,有时他会忍不住跳进海里游泳。他很困惑。课本上说大海是蓝色的,但他看到的却是黄色的。于是他决定游啊游啊游,直到水变蓝……

很多人不知道,前面提到的好友贾樟柯就是《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书的作者余华。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