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生钱的工具,待宰的羔羊”——这似乎就是国产浏览器给国内用户打上的标签。
不注重与用户的互动体验、疯狂投放广告、没有魄力去研发国产内核——国产浏览器已经背负“垃圾”的骂名很久了,似乎脸皮也是越来越厚,竟然也偶尔造点假博博眼球。
2018年,自诩为“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的红芯浏览器横空出世,结果被网友们扒得底裤都剩不下,因为它完全就是个套牌货。
多点实际,多点真诚,这成了网友们对国产浏览器最基本的要求,可是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没法实现。
那么,国产浏览器究竟多么垃圾?中国的浏览器真的还有未来吗?
(各类浏览器)
一、国产浏览器到底多垃圾?
正如同衣食住行一般,浏览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看看新闻、搜索问题……没有浏览器的话,这些事情都不太好办。
2022年年初,分析机构Statcounter公布了全球浏览器的调查报告,揭露了各大厂商浏览器的市场份额,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排名第一的浏览器是谷歌浏览器,它以占据全球市场65.38%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在它之后就是Safari浏览器。
排名前五的浏览器里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Edg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但是没有一家是中国浏览器。
作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我们国家的网民每天和网络世界打交道,用的竟然不完全是国产的浏览器,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有些尴尬。
(简介的谷歌浏览器)
其实要是说起国产浏览器的话,百度浏览器、搜狗浏览器、UC浏览器、QQ浏览器——这哪一个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呢?
但是相较于那些颇受欢迎的国外产的浏览器,国产浏览器频频遇冷,更是被一些网友称为“垃圾”,面上无光。
细数这些国产浏览器的“风光往事”,但凡懂点电脑知识的计算机爱好者都忍不住摇头叹息。
倘若读者朋友曾遇到过电脑中毒,或者说是电脑卡顿这样的危急问题,一般维修工程师的第一个问题都是问:
“你这台电脑装360浏览器了吗?还是装的2345浏览器?”
(2345浏览器复杂错综的界面)
言下之意相当明确,那就是如果电脑出了问题,得首先考虑是这些国产浏览器惹出的麻烦。
在差不多十年之前,在电脑圈里有这样一个段子:
某人之前也曾下载过2345浏览器,结果他有的不仅仅是一个浏览器,因为2345浏览器还顺带着给他下载了一堆游戏,不时地还有各种广告跳出来,令人苦不堪言。
这个人不堪其扰,就去2345浏览器上搜索怎么卸载2345浏览器的办法,一则搜索消息是“下载360全家桶,强力卸载2345浏览器”。
这个人喜出望外,忙不迭地下载了360全家桶,结果呢?2345浏览器相关的内容被清扫得干干净净,360全家桶又给他带来了了一堆新鲜出炉的广告。
被折腾的筋疲力竭的这位电脑小白,最终出高价买了国外的付费杀毒软件,才算是逃离了苦海。
这个段子的结尾还有一句颇为凄凉的话:
“一入国产浏览器之坑深似海,有了国产浏览器,自己的电脑也就不再是自己的了。”
当年的360浏览器以安全著称,最后却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流氓软件”的帽子;
与360浏览器几乎同一时代的还有QQ浏览器,它的背后是强大的腾讯集团,也曾吸粉无数,却免不了走向没落;
万千读者追书用的UC浏览器,如今得到了阿里巴巴的入驻,但也再现往日的风光,在一堆国产浏览器里半死不活。
当然了,这都是些往事,这些浏览器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未来能不能摆脱“垃圾”的帽子,还得凭自己的真本事。
如今,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首选的浏览器是谷歌浏览器,人称“开发者必备的利器”,当然也是普通用户们的不二之选。
无论是安全性能,还是对各个软件的兼容性,谷歌浏览器都是拔尖的好。
想必一些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说了那么多浏览器,是不是唯独漏掉了IE浏览器呀?那可是当年大名鼎鼎的浏览器霸主。
其实,IE浏览器从未被世人忘记,因为正是这一浏览器引领了世界浏览器的战争史。
如火如荼的浏览器战争史
World Wide Web,短短的三个英文单词构成的这个名字,正是人类史上第一款浏览器的名称,简称WWW。
不同于现在的浏览器,那个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怎么利用浏览器来变现。
后来,大名鼎鼎的网景通讯公司被创立,并在1994年发布了它的第一个浏览器版本。
浏览器的价值是极其之大,在1995年网景公司公开募股的时候,每股股票的价格已经来到了75美元,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高价,而从公司创立到收获如此高的股价,网景公司用了仅仅16个月。
彼时在硬件领域苦苦钻研的微软果断出手,买下了另一款浏览器,开发了IE浏览器——这也就引发了第一次浏览器大战。
(网景公司)
这场战争对于很多国人来讲是陌生的,因为当时,私人电脑并未在国内得到普及。
网景和微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疯狂地迭代各自的产品,万千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苦战之后微软终于给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将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捆绑销售,阵脚大乱的网景开始急病乱投医,最终失去了民心、丢掉了市场。
当然,微软也并非安然无恙。
由于将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进行捆绑销售,微软也受到了美国反垄断法的调查。2003年7月,开天辟地的网景公司正式解散,微软公司仅仅赔偿7.5亿美元。
(IE图标)
从21世纪开始的第一年,IE浏览器就展现了它非同凡响的独特魅力,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
巨大的财富让IE浏览器逐渐的懒惰散漫,版本迭代的速度越来越慢,从一年一更新变成两年一更新,最后变成了五年一更新。
众所周知的是,21世纪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
各类编程软件和操作系统层出不穷,互联网社区更是发展成为了全球活跃用户数最多的社区,人们都愿意为一个项目去贡献自己的idea(想法),一起搭建高楼大厦。
2004年,第二次浏览器战争爆发了:
(火狐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横空出世,随后美国苹果公司开发出了应用于移动端的Safari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也后来居上——IE浏览器的时代结束了。
在此期间,国产浏览器后知后觉,慢慢地开始了发展之路。
那时,国产浏览器似乎一直都在走IE浏览器的老路。
当年IE浏览器因为垄断才战胜了网景浏览器,后来又因为不重视与用户的互动体验,才被其他浏览器才是市场份额。
如今的国产浏览器,大抵也都是这个老样子。
国产浏览器在发展的一开始就给人一个感觉——“本事不大,脾气不小”。
只要你有钱投广告,那我这个浏览器在打开的时候就先给你放上十秒的广告,完全不在乎用户的感受;
(各类广告层出不穷)
只要我这个浏览器觉得这个功能你这个用户必须用,那我就要一直的给你推荐,除非你真正的点开、注册、登录,否则不会善罢甘休。
而在崭新的互联网时代,用户与浏览器的互动体验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打分项,国产浏览器却对此并不重视,这也就难怪被用户称之为“垃圾”了。
别看国产浏览器的注册数量都累计近百个,但实际上没有一个能打的,甚至连一个及格的都没有。
以至于很多网友在网上发问:“国产浏览器是摆烂了吗?”
当然,一味的消沉不可取,国产浏览器究竟有没有未来,这才是我们所关心的。
三、国产浏览器还有未来吗?
想要看看国产浏览器有没有未来,不妨从2018年的红芯浏览器造假事件说起。
当年8月16日,红芯浏览器大打“爱国牌”,称已经完全打破了美国的垄断,研发了有国产内核的浏览器。
(造假的红芯事件)
结果还没轮得到打假人士来观摩观摩,一些细心的网友就发现,所谓的红芯浏览器就是谷歌浏览器换了层皮儿。
下载了红芯浏览器之后,完成解压就发现竟然是谷歌文件的版本号!
“洋相”尽出的红芯新浏览器迅速攻关,称“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此后竟然是不了了之了。
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一些国产浏览器公司奋发图强是好事,但是这么浮躁就不太好了。
崇高的爱国情怀也没法替代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浏览器虽然很多,但没有一款浏览器的心脏是属于自己的。
这里的“心脏”就是浏览器的内核,所有的国产浏览器公司都得从外国去买、去租。
而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我国浏览器起步实在太晚,很多研发标准在几十年前就确定下来了,想要入局浏览器的研发工作,就必须遵照人家制定的标准,这就形成了国产浏览器研发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
另一方面,为什么国内的浏览器不去研发自己的内核呢?就是因为成本太高,不想也不敢去做。
如今称霸市场的谷歌浏览器,有着接近两万四千行的代码。谷歌浏览器最艰难的时刻,曾招募了数千名硅谷程序员日夜研发内核。
(浏览器内核,无一国产)
从2008年谷歌浏览器正式推广新内核开始,迄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
如果只算人力成本的话,按照谷歌程序员25万美元的年薪计算,一年的研发公司就差不多得有三亿美元,十五年就是45亿美元。
而这还不包括各类硬件的更新,研发过程试错的环节,以及谷歌浏览器的推广成本。假如把这些全部加上的话,成本已经超过了上百亿美元。
放眼国内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尚没有能望其项背者。
其实,也就像前文所说的,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社区,各类开源的资料应有尽有,大名鼎鼎的火狐浏览器也是一个开源的项目。
(谷歌添加代码修改功能,让用户自行纠正)
所谓的开源,就相当于人家告诉你这个东西每一步该怎么去做,会做到什么样的结果。
因此互联网是鼓励创新的,倘若是说国产浏览器的希望在哪,那就得说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了。
但是呢?国产浏览器真的能把握住这个希望吗?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芯片急是急不得的……要踏踏实实,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赶。”
这句话放在国内那些国产浏览器公司身上同样适用,因为这些公司比较短视,也比较浮躁。风口在哪儿,他们就向哪里跑。
(任正非)
比如说如今自动驾驶火爆全球,百度也就懒得再细心维护他的浏览器了,而是开发了自动驾驶研发部,去追逐自动驾驶了。
当然,这不是说百度公司的战略方向有什么问题,只是国内市值这么高的一家龙头互联网企业,都一度对浏览器领域不闻不问,其他的小公司又能有什么信心呢?
没了核心竞争力,哪来的底气呢?只能跟着风跑,左右摇摆,怎么赚钱怎么来,又怎么能迎来真正的国产之光呢?
结语:
“恨铁不成钢”这句话用在国内的科技公司身上似乎是最适合不过了。
再回过头去看红芯公司,他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机会主义者嘛!
他从互联网社区里获取了开源的代码,却没有在自己的浏览器中注明这段代码的来源,这与开源的原则相违背;
尽管红芯浏览器也在浏览器中加入了一些独特的内容,但也都是把各类前人都做好的内容糅杂在一起,和自主创新之言相去甚远。
其实,红芯浏览器这种打着“自主创新”的名号骗科研经费、打着商业算盘的公司才是真正阻碍国内科技公司发展的毒瘤。
扯大旗做虎皮赚吆喝,谁不会呢?
但唯有踏踏实实的一步步走下去,甘愿坐冷板凳,“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国产浏览器的发展,中国科技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
红芯浏览器涉嫌抄袭谷歌引外媒关注:不标来源谷歌或有权禁用[N]
红芯浏览器事件持续发酵 律师称其涉嫌虚假宣传[N]
红芯浏览器迷雾回看:创始人履历存疑,自称创新被指混淆视听[N]
再见了 微软IE浏览器将在6月15日被永久关闭[N]
矫枉过正?黑、白易引发争议,谷歌浏览器拟弃用“黑名单”一词...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