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东埠前村的农耕博物馆

 人阅读 | 作者pangding | 时间:2023-08-10 00:32

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东埠前村的农耕博物馆

原创 江兆玲

朋友们,您见过农耕博物馆吗?请跟我去沂水县诸葛镇东埠前村看看吧。

这是木水桶,你见过吗?看着厚重的样子,光一对空桶就够沉了,再打满水,我想它的重量应该比铁皮水桶重上一半还多。里面那个物件叫茅笼,是盛馒头用的,记得当年买馒头时,都是用这样的茅笼盛馒头,掀开盖子,一股酸甜的发面味扑鼻而来,馋的你直咽口水。那两个对在一起的馒头转圈放在里面,一圈一圈地摆得整齐,看上去像朵花一样好看。当年的馒头就是最好的饭食了。

这是铁耙、木耙、木提篮、还有纺线车子、氨水桶(氨水味道刺鼻,我们村还有个盛氨水的窖子,只要装氨水,大老远就被熏得流眼泪。)现在有化肥用了,氨水这东西再也不见了。倚在墙上那个方框是脱土坯用的模子,过去盖房子打地基用石头,墙面都是用土坯垒起的。做土坯得先和好黄泥,放上麦草搅拌均匀,防止晒干后裂纹,然后把泥巴放进这个方块框里拍打结实,捏住框两边绳子,将框提起,一个四四方方的土坯就做好了。这些老物件在当年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如今都不见了踪影,若不是东埠前村的农耕博物馆,恐怕没人知道这些东西曾经承担过那么重要的使命。

这个带木把的柳编筐子是粪篮子,过去种庄稼全靠土杂肥,记忆中老人和半大孩子,早起晚眠背这么一个粪篮子转悠在村庄周围的柴火垛、犄角旮旯里,低头、弯腰、撅腚像寻宝贝似的寻找人、畜粪便。当时有句话: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粪篮子的功劳可不小。

耕地的犁,耙地的铁耙,下种的手工播种机(我们叫它卜子),播种是很有技术的活,前面一人傍牛拉着幌子,后面的扶耩子的人晃动大了,种子下的太密不行,晃动小了种子太稀也不行,只有老把式才能把耩子晃动的不紧不慢,下到地里的种子才均匀,庄稼苗子才能出的齐整,长得旺盛!

这个系着红布的两头粗中间细的木头叫拨锤子,它是用来捻绳子用的,把两缕麻皮子搓上个头缠在拨锤子中间一个铁钩上,然后让它垂直在半空中,不住的用手拨动它转圈,挂在上面的两片麻皮子就随着转动拧成麻花状的麻绳了,然后把拧好的麻绳在拨锤子中间细处缠起来,再继续往上续皮子,直到拨锤子上再也缠不下了才住手。看用拨锤子吊打麻绳很好玩,看着转转停停就能把一缕麻皮子拧成麻绳,觉得很好玩,可是只要你想试试,肯定会把大人做好的麻绳给抖搂散了。这也是很有技巧的活,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好玩了。

图中从右至左:保险灯、木匠用的墨斗子、洗衣服用的棒槌、铜质水烟袋、凿子、斧头。这些物件都离开了人们的生活。

保险灯在当年秋收时满山坡都是它闪闪烁烁的灯光;墨斗子是木匠在木头上打直线用的,锯木头前两人一个拉住墨斗子一头的线往外拽,另一个抓紧斗子贴在木头上,等另一端也贴在木头上后,端墨斗子的人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睛瞅瞅墨线直不直,等调整满意了,端着墨斗子的人用右手拉起墨线用力一弹,一条又直又黑的墨线就印在雪白的木头上了。木头上正反面都这样印上一条直线后,这两个人会把木头用架子加起来,按照直线放上锯子,一上一下形成倾斜状,开始拉锯锯木头了。这个活即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拉锯得用巧劲不能生拉硬拽,两人得配合好。

干这种木工活一般都是师傅带着徒弟干,如今早已失传。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即快又好!

柳编笊篱,咸菜罐子。当年都是用这柳条编好的笊篱捞水饺,淘洗青菜。

如今想来过去那种淘洗青菜 的方法是不对的,一遍一遍地淘洗直到把青菜淘洗清水才算淘好,这岂不是把叶绿素和营养也淘洗掉了?倒是柳条笊篱是很好用的,去皮的柳条光滑细腻,用它捞起水饺既美观又好看,有时候笊篱就当盘子用了,围在磨盘上吃饺子的孩子们,(那时候孩子多,每家都有六七个孩子)有用笊篱的,有用高粱秸秆做成的凹篦子的,凉的快,吃起来方便。

那种瓦罐子有腌咸菜的,装油的,还有盛杂粮的,反正用处很广,家家户户都有。

图中酷似厨房刷锅饭帚的物件是用来刷机的。刷机是织布前将用纺车纺好的棉线在大街上拉直,在支起的几个架子上把线摆开,用这个酷似饭帚的刷子将线一根根刷开,发现又断了线的赶紧接起来,然后再一点一点用个木轴将刷好的棉线缠起来。

我小时候见过刷机的,在大街上,扯开一条如瀑布般的直线,一男一女两个老人弯腰仔细地检查着棉线。我们都好奇地围观,看着他们把头低得很低 ,腰弯得像个弓,想来是很辛苦的活。当年谁家娶媳妇都得纺线织布下聘礼,像如今买房买车一样重要,可见刷机织布的人家当年是个很红火的作坊。

东埠前的农耕博物馆里转一转,老一代人生活景象全在眼前,那时候的人忙忙碌碌没见有清闲的时候,衣服要纺线织布然后手工做了穿;吃饭,粮食要到碾子上碾,石磨上推,然后才能下锅烧柴做成饭,想来是多少工序啊,跟如今的我们比真是天壤之别,他们太不容易了。

我们现在家里有自来水、纯净水,冬天还有热水用,想做了做点吃,不想做了点点手机饭菜就送上门,这是何等方便幸福的时代啊!哪像他们那一代人,吃水要从很远的地方挑回家,做饭烧火都是烟熏火燎的,做熟一顿饭想想都费劲。

不过那时候费力的做法倒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生活方式,烧火要从山上拾来青草晒干了做柴火,烧饭后草木灰又能做肥料,韭菜地里要是有了虫害,都是撒一点草木灰就行,几乎不见有用药的。所以那时候经常见有人拿着煎饼到菜园里掐几根韭菜,或者掰点嫩白菜叶卷进煎饼里吃,吃得满嘴绿色汁水也不见有肚子疼或者食物中毒的。看来世间万物都是这个道理,你省劲有省劲的坏处,繁琐有繁琐的妙处。老一代人繁琐劳累的生活,倒是很环保,是良性循环的好的生活方式。只是再也回不去了,历史的潮流将老式的生活甩出去很远很远了,只能通过这些古老的农具回忆一下他们当年的生活方式,很古老,很环保。

本文首发《铃子随笔》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ys2008a@126.com

编辑电话:15168967568

13505399208(微信同号)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