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三星Galaxy S23 Ultra评测:“安卓机皇”还得是它,不接受反驳

 人阅读 | 作者xiaofeng | 时间:2023-08-06 11:56

三星Galaxy S系列身上一直都有着两个标签:机皇、标杆。

尤其是自Galaxy S22系列开始,将Note以超大杯Ultra的形式重生,以及一直锁定的万元售价,即使国内市场声量不大的情况下, Ultra机型也仍披着机皇的外衣。

今年三星Galaxy S23系列来的晚了一些,它也不再是那个总是首发新一代骁龙移动平台的旗舰。奋力冲高的国产手机厂商不仅抢走首发权,整体配置也在全面攀升,反观这一代Galaxy S23 Ultra倒显得颇为保守。

如何看待这一代的三星机皇,它是否还是安卓阵营的标杆,是此次我需要寻找的答案。

屏幕“由曲变直”带来的体验差异

不得不说,虽然三星Galaxy S23 Ultra看着和前代没什么不同,但沿用的后置镜组设计,放在当今旗舰手机中,依然具备相当高的辨识度。相比国产手机日渐大型化的模组设计趋势,三星这种极简风反而显得清新脱俗了。从今年整个Galaxy S23系列全部统一为这种形式来看,应该也是受到了市场和用户认可的。

三星Galaxy S23 Ultra并非完全没有变化,作为曲面屏的“始作俑者”,它对曲面屏的态度改变还是引起了一定关注。和前作相比,这一代的屏幕两侧弧度减少了30%,相比微曲屏的弧度都更小,仅保留了细微的弧面来维持手感,屏幕观感更接近直屏。

这样的变化基本杜绝了曲面屏的边缘偏色现象,仅仔细观察时才有轻微的反光,平时使用App则不会察觉。其实将Galaxy S23 Ultra的曲面屏拉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它还需要考虑到对S Pen手写笔的良好支持,此前的曲面屏使S Pen在边缘区域使用受限,现在这种问题大大缓解。

这也使得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这块6.8英寸屏,相比同尺寸曲面屏来说,可视面积更大,再加上本身足够高的屏占比、清晰锐利的显示效果,平时观影、玩游戏,这块屏幕提供的视觉体验都是极佳的。

除了“由曲变直”之外,三星对Galaxy S23 Ultra的屏幕升级的确略显保守,WQHD+级别分辨率、1Hz~120Hz自适应刷新率、1750尼特峰值亮度,都与上代规格一致。依旧缺失了高频PWM调光,而在国产手机上这一功能已逐渐普及。

同样的,根据我的实际体验,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自适应刷新率调节,多数情况下还是在24Hz、60Hz、120Hz等几个档位动态切换。在线性和精细度上,国产厂商已能通过自身软件团队的针对性调校,做到更好。当然,得益于良好的亮度表现和三星对自家面板稳定的色彩控制,在显示HDR片源的时候,展现出的优异动态范围优势,还是没得说的。

超频超了个寂寞?

不仅是屏幕调校素质方面的优势,放眼全球,能够在屏幕、相机、SoC、ID、软件多个领域,这么多上下游产业上做到如此水平的整合,可能也只有三星一家了。不过在核心处理器方面,今年Galaxy S23系列首次全球范围内统一采用高通骁龙芯片方案,而且还直接来了个定制版的骁龙8 Gen2,官方命名为“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升级版”。

所谓升级,其实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将X3大核频率超频至3.36GHz,GPU的频率也从680MHz提升到719MHz,依然由台积电代工。

从跑分数据看,GeekBench 5单核成绩达到1555分,的确要高于此前我体验过的多款第二代骁龙8机型,不过多核成绩和安兔兔综合跑分方面,它和其他机型则保持了同一水平线,并无太多突出之处。

引起我注意的一点是,在多轮不间断的跑分测试后,其跑分成绩并没有波动,机身温度也没有明显升温。这样的表现至少说明,高负载状态下,三星Galaxy S23 Ultra依然能够维持稳定的性能输出。

这让我对它的游戏表现又多了几分期待,谁知,它还是那个星星星。《王者荣耀》最高帧率只有60fps,《原神》测试,极高画质须弥打怪,半小时平均帧率56.2fps,和其他安卓旗舰接近满帧的表现相比着实差了一截。

那定制超频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事实上,三星旗舰手机一直给人性能相对羸弱的印象,此次与高通合作,三星应该是想转变这一看法。如果和自己比,我认为这一代三星Galaxy S23 Ultra在绝对性能输出和稳定性方面的确是有所提升的,只不过作为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本身定位又更偏向高端商务人群,发热控制和续航仍然是其要首先确保的。

《原神》测试中,5.3W功耗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个功耗在目前多款第二代骁龙8手机中都是低的,机身背面测得的最高温度在41℃上下,同样属于优秀的一档。这还是在2K分辨率和120Hz高刷同时开启,第二代骁龙8超了频的情况下。

续航方面,三星Galaxy S23 Ultra依然采用5000mAh电池和45W充电功率,属于三星的正常发挥吧。在国产手机充电已按分钟计的当下,它还在按小时计,多少感觉不在一个时代。好在使用下来,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续航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连续5小时拍照、跑分、游戏的重度使用,手机还能有40%左右的电量,一天下来也不会有太大的续航焦虑。

超频带来的单核性能优势则表现在App启动时的瞬时响应上,连续开启多个App,都能做到即点即开。后台机制方面,One UI 5也有很大进步,像视频、游戏等应用都能长时间保活,像新闻类刷新频繁的应用就难逃直接被杀的命运。

整体来说,用上定制版处理器的三星Galaxy S23 Ultra,绝对性能表现依然算不上出众,但在有力的功耗控制、优秀的续航表现、不断优化的One UI系统体验下,它的性能体验足够满足用户对一款高端旗舰的要求。

让用户充分感受长焦的乐趣

三星Galaxy S超大杯的机皇地位,并不来自于绝对性能,真正为它奠定江湖地位的还是长期积累的影像实力,安卓手机影像三星一直是标杆。

这一代主摄方案延续了“高像素+大底”路线,更进一步从1.08亿像素跃升到2亿像素,传感器首发了自家HP2。尺寸维持1/1.3英寸,可提供2亿/5000万/1200万像素三种模式,对应的等效像素尺寸分别为0.6微米/1.2微米/2.4微米,默认为1200万像素模式。

对如今的旗舰手机来说,1/1.3英寸已不算“特别大”,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三星还塞入了更多像素,能带来多大提升?实际上,HP2除了更高像素之外,在对焦结构、高动态范围方面都做了改进,拍摄时可以发现,对焦速度和噪点控制,都要强于上代。

使用三星Galaxy S23 Ultra主摄拍摄

不过,在5000万/2亿像素模式下,由于计算量的指数级增加,无论是成像还是后期算法处理都耗时更长,从按下快门到最后成片需要稍作等待。其实对于手机传感器来说,高像素从来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像素合并提升整体成像的手段。

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副摄则继续采用了上代的1200万像素超广角+双1000万像素长焦+激光对焦传感器的方案。对于这一套后置多摄方案,三星的调校已相当成熟,尤其是两颗长焦镜头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一部影像机皇所应有的品质。

使用三星Galaxy S23 Ultra 3X变焦拍摄

使用三星Galaxy S23 Ultra 10X变焦拍摄

在3X、10X变焦时,由对应长焦镜头单独成像,在光圈、透视关系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与主摄裁切而来的相似焦段相比画质更好。其他倍数下,四颗摄像头都会参与成像。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焦段下样张的色彩和白平衡表现接近,应对一些相对复杂光源的环境时,依然能够维持高画质输出。

虽然很多人认为100倍的超远距离变焦对于成像而言实际意义不大,但三星Galayx S23 Ultra的100倍模式下稳定性提升非常明显,借助这种望远镜级别的功能去看清远处的一些字体,识别一些物体,也挺实用,日常生活中用到它的情况可能比预想的更多。

使用三星Galaxy S23 Ultra 100X变焦拍摄

加上2亿像素的加持,这款手机拍照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使用它可以随心所欲的构图,面对同一个拍摄场景,可以有超多不同的构图选择。如果本身是喜欢长焦摄影的人,用上它应该会更得心应手。

少了高冷,多了务实

当前手机行业,三星是唯二具备影像传感器自产销能力的厂商,就拿此次HP2传感器仍然选择1/1.3英寸尺寸来说,这当中还有着不用重新构思内部结构,甚至不用更换镜组就能直接“换代”的考量,结合到这次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外观,其实可以“闻出一些味儿”。

作为一家立足于全球市场的厂商,在具体的产品和市场策略上可能与大家熟悉的国产手机厂商有所不同。这一点,它和苹果很像,对产品的适用性有更高标准和更严苛的要求。在相关技术方案的探索和引进上,三星Galaxy S23 Ultra很多时候看上去反而不如一众国产旗舰抢眼。

即便如此,Galaxy S23 Ultra仍是一款超过9000元的产品,无论从售价还是功能设计来看,在整个安卓阵营它都是当下顶级规格旗舰。只是对于三星来说,要保持在高端旗舰领域的领先优势,其重心必然会像折叠屏产品线倾斜。

在Galaxy Fold系列也支持S Pen之后,优秀的手写体验不再是Galaxy S23 Ultra的专属,尤其是后者还有着更适合手写笔使用场景的显示尺寸优势。

在这样的新局面下,其定位势必就要所有调整,原本的商务气息也在逐渐淡化。这里便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三星Galaxy S23 Ultra在功能体验层面少了一些惊艳,也少了一些高冷,多了务实和亲民的感觉。

从这次全系列统一ID设计语言,以及全系采用高通定制传感器也可以看出,三星Galaxy S23 Ultra不再是那个孤芳自赏的机皇,它要做的就是维持住三星的旗舰基本盘的超大杯,现在正是它主动放下身段去适应更广阔用户群体的时候了。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