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发布的RTX 4070 Ti算是目前40系比较有诚意的一张显卡了,今天带来的是耕升GeForce 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显卡的评测。

尽管RTX 4090以其出色的性能12999元还算可以接受,但目前电商售价大都在15000元以上,溢价还是比较高的,而为游戏设计的RTX 4070 Ti,大部分价格都在7000元以下,鲜有溢价。
通过本次RTX 4070 Ti的各项参数来看,对比之前宣布的RTX 4080 12G,其CUDA数量、核心频率,显存等方面的数据都与之相同。

而原本在发布会中RTX 4080 12GB的价格为7199元,现在的RTX 4070 Ti官方建议价格为6499元,直降700。
虽然6499元买一张游戏显卡,仍然是少部分人的选择,但对比9499元的RTX 4080还是比较实惠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张耕升GeForce 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显卡的性能表现如何。
1、耕升GeForce 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概览
这款显卡属于耕升的【星极】系列,同属该系列的还有星极-幻姬、星极-红爵、星极-蓝爵,整体造型相同,但配色有所区别。

配件方面,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内附一个带磁吸的ARGB显卡支架、两根灯光同步线,以及一根双8pin转16pin的线材。
虽然RTX 4070 Ti的功耗有所降低,双8pin供电完全够用,不过RTX 40系全员采用了16pin供电接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白色显卡自然要配白色机箱,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装在机箱中的尺寸刚刚好,长度也非常和谐。不过像这种机箱,下方可以装散热风扇的,如果要装显卡支架就要舍弃几个风扇,有些可惜。

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通体采用纯白色金属外壳,整体尺寸为317×123×64mm(不含挡板),相对来说与RTX 30系显卡变化不大,整体偏细长。

显卡整体采用皓月22散热器,主动散热部分采用3个92mm的「炫风之刃」扇叶。不过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每个风扇的边框部位,中间的风扇能够看到一周都采用了镂空的耕升logo作为装饰。另外在内部采用了8根6mm复合式热导管,辅以大面积散热鳍片,对于这张RTX 4070 Ti来说,绰绰有余。

而两侧的风扇有一圈加高的金属边框,从侧面看则是耕升的英文字样“GAINWARD”,在RTX 40系的星极系列中,耕升把品牌元素融合的淋漓尽致。

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依旧采用纯白金属背板,辅以黑色条纹作为点缀,并且尾部有大量镂空处理,透过背板能够看到PCB尺寸几乎只有整卡一半大小,并且采用8层PCB设计,11+2相供电,保障显卡稳定运行。

视频输出接口上,依旧采用了HDMI 2.1 + DP 1.4a*3的四接口设计。HDMI 2.1可支持4K 120Hz HDR、8K 60Hz HDR。

本次RTX 4070 Ti采用单16pin的辅助供电,推荐电源750W及以上。不过这张卡白的如此通透,转接线只有黑色,也算是美中不足的一点瑕疵了。所以推荐大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ATX 3.0电源,既自带12VHPWR的16pin供电接口,又不用有这道束缚。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适用于RTX 30系列的12pin接口和电源转接器与RTX 40系列显卡不兼容。
2、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架构浅析
本次发布的GeForce RTX 40系显卡由全新的NVIDIA Ada Lovelace架构打造,TSMC 4N NVIDIA定制工艺,旗舰核心AD102达到了恐怖的760亿个晶体管,而在RTX 30系显卡中为280亿个。

与上一代NVIDIA Ampere相比,NVIDIA Ada Lovelace在相同功率下,具有2倍以上的性能提升,最高可达到90-TFLOPS的着色器数据吞吐量。
本次发布的GeForce RTX 4070 Ti达到40-TFLOPS,而不久前发布的RTX 4090则为83-TFLOPs。

完整AD102核心

完整AD104核心

RTX 4070 Ti所使用的AD104
本次GeForce RTX 4070 Ti使用了AD104芯片,标准的5组GPC,NVENC单元削减了3个。

我们再来详细的看看每个SM单元,其中与NVIDIA Ampere架构有着同样的FP32 CUDA核心,同样的FP32/INT32混合CUDA核心,同样的L1级缓存等等。当然,每个SM单元内部的Tensor Core升级为第四代。

不过变化最为显著的,则是第三代光追核心,我们结合两代架构来看。在第二代光追核心中,包含负责边界交叉测试的Box Intersection Engine引擎,和负责三角形交叉测试的Triangle Intersection Engine引擎。

而在第三代光追核心中,还增加了两个新的引擎:Opacity Micro-Map Engines(OMM)和Displaced Micro-Mesh Engines(DMM),这两个新的硬件单元可以极大地提升光追性能(具体原理后文详细介绍)。

至此,每2个SM单元组成一个TPC单元,每6组TPC单元组成一个完整的GPC顶层单元(在部分核心中,会出现5组TPC组成一个GPC单元的情况)。
而每个GPC单元又搭载一个独立的光栅引擎、两组ROP分区(每组包含8个ROP单元)。
由于整体架构分析篇幅较长,关于NVIDIA Ada架构的其他新特性就不在这里介绍了,将在文章末尾以附录的形式展开说明,有兴趣的用户可翻至最后。
3、测试平台简介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为了保障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这张显卡的性能发挥,我们的平台也再次进行了全面更新。

本次测试平台的处理器采用了Intel最新的13代i9-13900K,性能绝对强悍,并且电源和显示器上进行了着重升级。

首先看一下GPU-Z的参数,RTX 4070 Ti采用全新的AD104核心,拥有7680个CUDA,这与之前曝出的RTX 4080 12GB的参数相同。本次测试的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的Boost频率为2685MHz,对比公版的2610MHz有一定提升。
RTX 4070 Ti采用12GB GDDR6X Micron显存,位宽为192bit,显存带宽达到了504.2 GB/s,光栅单元和纹理单元为80和240。
4、理论性能测试
下面先进行的是用来衡量显卡DX11理论性能的3DMARKFS套装:FS,FSE,FSU三者分别对应显卡在1080P、2K、4K的理论性能,取显卡分数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这里着重说明一下,i9-13900K在测试3DMARK FS成绩中存在BUG,GPU占用不足,导致分数较低;这里的FS成绩为i9-13900K处理器关闭小核心测试所得。
在针对显卡DX11性能的3DMARKFS套装测试中,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主要对比上一代旗舰RTX 3090 Ti,其中FS提升了9%;FSE提升了3%;FSU差距在4%。
而对比刚刚发布的RTX 4080,综合成绩相差20%左右。

而在针对DX12环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测试中,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相较RTX 3090 Ti的成绩分别为:TS提升5%;TSE成绩差距在3%左右。

PortRoyal是3DMARK中专门针对光追性能的测试项,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相较RTX 3090 Ti的分数差距约为4%,而对比RTX 4080的成绩相差约23%。
综合来看,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在1080p以及2K分辨率下相比RTX 3090 Ti的优势比较明显,而4K分辨率下还是有差距的。
毕竟两款显卡的显存带宽相差一倍,尽管RTX 4070 Ti的L2缓存达到了惊人的48MB,而RTX 3090 Ti只有6MB,但高位宽高带宽整体的优势依然明显。


Speed Way测试是3DMARK最新更新的用于测试DirectX12 Ultimate 性能的显卡基准测试。要运行此测试,显卡必须支持 DirectX 12 Ultimate 并包含 6GB 及以上显存。
这项测试结合了实时光线追踪和传统渲染技术来测量显卡性能。场景含有光线追踪反射、实时全局光照、网格着色器、体积照明、粒子和后处理效果。并且有意思的是,Speed Way测试支持自由探索场景,可查看光照及摄像机设置的改变如何影响视觉效果。
在该项测试中,我们对比了刚刚发布的RTX 4080显卡,从1080p分辨率到8K的差距依次为:25%/25%/25%/54%。

另外我们使用3DMARK刚刚更新的DLSS 3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依然是对比之前发布的RTX 4080,除了8K分辨率下关闭DLSS 3的成绩,两款显卡的差距一直保持在20%左右。
5、常规游戏 性能测试
由于本次RTX 40系加入了DLSS 3新技术,所以后面会进行单独测试,这里依然选择主流的几款3A大作进行游戏性能对比。

在《地平线5》中,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相比RTX 3090 Ti的提升分别为:1080p提升42%;2K提升39%;4K提升33%,综合提升38%。

在《刺客信条:英灵殿》中,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相比RTX 3090 Ti的提升分别为:1080p提升44%;2K提升26%;4K提升7%,综合提升26%。

在《无主之地3》中,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相比RTX 3090 Ti的提升分别为:1080p提升13%;2K相同;4K相差8%。

《光明记忆:无限》的光追测试软件是独立于游戏的测试工具,比游戏中用到的光线追踪技术更多,测试条件为“RTX最高/DLSS质量”。所以测试帧数相对较低,但实际游戏配置相当亲民。

在另外一款国产游戏《边境》的跑分软件中,情况基本与《光明记忆:无限》相同,测试条件均在“RTX最高/DLSS质量”下进行。
在常规游戏测试中,不难发现在1080p分辨率下RTX 4070 Ti能够有很大优势,但凭借24GB大显存以及1000 GB/s的带宽,在高分辨率下RTX 3090 Ti的优势非常明显。
所以综合来说,RTX 4070 Ti其实与RTX 3090 Ti算是实力相当,只不过两款显卡的“战场”不同,但如果在用户普遍使用的1080p和2K分辨率来说,RTX 4070 Ti的优势更大,更不要说它还能够开启DLSS 3这一神技。
6、DLSS 3性能测试
目前已加入DLSS 3的游戏包括《逆水寒》、《微软模拟飞行》、《毁灭全人类2:重新探测》、《瘟疫传说:安魂曲》、《光明记忆:无限》、《暗影火炬城》、《F1 22》、《生死轮回》、《漫威蜘蛛侠:重制版》、《超级人类》。最新发布的则有《WRC Generations》、《极品飞车:不羁》、《战锤40K:暗潮》、《漫威暗夜之子》、《杀手3》。
下面就让我们来实际测试,拥有全新的DLSS 3的游戏,能达到何种帧率。

本次DLSS 3的测试图表比较繁琐,并且增加了1% Low FPS和延迟的测试,普通的FPS好理解,那么这个1% Low FPS是什么意思。
首先,游戏benchmark通常测试的FPS即为,一段时间内的游戏平均帧。而1% Low FPS则是将一段时间内的帧数从大到小排列,取最小的1%出来,再对这1%的数求平均值。
其实简单来说,这两个数值都不能代表我们在游玩时,具体哪一刻的感受,但FPS更注重整体,而1% Low FPS则是从最差的里面求平均,更谨慎一些。



看懂了1% Low FPS,我们再来看这张图表,在坐标轴左侧的为延迟(越低越好),坐标轴右侧的均为帧数(越高越好),并且由于牵扯到正负坐标,所以两侧的值有可能会不同。
本次RTX 4070 Ti定位于2K分辨率下的电竞级帧率,在《赛博朋克2077》中的数据反映比较真实稳定,可以看到在DLSS关的光线追踪最高的情况下,即便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显卡也只有46帧,并且延迟达到了86.3毫秒。而在开启DLSS 3后,帧数为118。
对比RTX 3090 Ti来看,虽然在关闭和DLSS 2模式下的分数几乎相同,但如果RTX 4070 Ti开启DLSS 3后,提升幅度达到了55%左右,非常大。



《暗影火炬城》在开启光追后对于性能要求明显提高。在两款显卡的对比中,在不开启DLSS 3的情况下RTX 4070 Ti相较RTX 3090 Ti也几乎都有着10帧的领先优势。而开启DLSS 3后,提升幅度为17%左右。


在Unity的测试软件中,将会自动播放一段即时演算视频,我们通过FrameView记录全程。不过由于程序仅提供关闭和开启DLSS 3的操作,所以我们取两组分数。
可以看到在关闭DLSS 3后,即使在2K分辨率下平均FPS也有38帧,延迟也高达120.4ms。而开启DLSS 3后提升非常大,性能提升达到了124%。


在UE5提供的测试游戏中,方便的给出了DLSS的快捷测试,这里分为DLSS关(超分辨率关+帧生成关+Reflex关);DLSS 2(超分辨率性能+帧生成关+Reflex开);DLSS 3(超分辨率性能+帧生成开+Reflex开)三档测试。
这组对比中,由于场景受限,我们选择固定镜头测试,所以三组数据1% Low帧数相对较高。

当然针对画质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测试,在上图中我们截取《赛博朋克2077》中的一角,可以看到在两种DLSS模式下,相较原画质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只在栅栏处的光影效果有所不同,但对于如此大幅度的帧数提升,这点瑕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7、温度及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中,我们选择FurMark软件进行拷机测试,并采用GPU-Z检测温度,功耗仅计算显卡自身。

在半小时的拷机中,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显卡满载状态下峰值温度控制在67℃左右,热点温度为78℃左右。TDP则达到100%,可以看到整卡功耗为285W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我们在拷机测试中,虽然最大板载功耗为285W左右,TDP达到了100%。但在实际游戏测试中,大部分3A游戏只在220W左右,甚至部分不耗费性能的游戏在200W左右。
这里我们选择了最耗费性能的《赛博朋克2077》,在4K分辨率下的光追超级预设,记录了benchmark整个过程的功耗情况。表格中左侧为功耗,下方则为当前帧。
可以看到在功耗峰值点,这张RTX 4070 Ti只有250W左右,而在整个benchmark测试中的平均功耗为243W。所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游戏负载不同,GPU的实际功耗是动态变化的,类似于FPS随时间的变化,RTX 40系列很难触及功耗墙。
8、2K电竞4K流畅
RTX 4070 Ti的发布让大家对40系显卡的性能终于有了概念,它算是一张阉割版的RTX 3090 Ti,去掉了大显存,并且带宽也只有一半。
不过这一刀似乎也有点切过了,按照原本的计划这张卡仍然属于RTX 4080准旗舰级别,命名上只有显存作为区分。但从测试结果来看,RTX 4070 Ti与RTX 4080的性能相差基本在20%左右,这样的差距即便它改名叫RTX 4070也不为过。
当然,即便如此,这张耕升RTX 4070 Ti星极皓月OC的综合性能仍然能够与上一代旗舰RTX 3090 Ti匹敌,足以说明RTX 40系显卡确有强大之处。

目前距离RTX 4070 Ti的首发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从全网用户的反响来看,仍然是敌意更大一些,“6500元买张2K卡疯了吗?”。
但我认为,这波确实是宣发的问题更大一些,从测试成绩不难看出,纵然RTX 4070 Ti在4K分辨率下成绩相较RTX 3090 Ti落后一些,但依然是处于较高水准的。
而官方为了突显RTX 4070 Ti在1080p以及2K分辨率下的优势,强势宣传这两种分辨率,所以导致给玩家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这张卡4K不行”。
虽然从这张显卡的账面参数来看,显存方面确实规格较弱,但游戏都是靠最终帧数说话的,我们玩的又不是显存。

除了关于RTX 4070 Ti型号的感慨外,这次耕升的星极皓月从外观设计到性能表现都可圈可点,从我们装机的效果来看,机箱颜值固然重要,但搭配合适的显卡更能让惊喜加倍。
9、附录1-NVIDIA Ada Lovelace架构解析
Shader Execution Reordering (SER)着色器执行重排序
SER主要的作用是提升着色器性能,它可以将效率低下的工作负载,动态重组为更高效的工作负载。主要针对光线追踪的性能提升非常大。
简单地说,GPU在执行类似工作的时候效率最高。但随着光追效果越来越强大,每个场景可能有数百万条光线照射在不同材质上,而我们知道不同材质的反射率,以及反射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这样就为着色器创建了大量的、发散的,效率低下的工作负载。

SER则可以将这些杂乱的指令重新分门别类,动态重组为更高效的工作负载。根据NVIDIA的说法,SER可将着色器性能最多提升2倍,并将游戏帧率最高提升25%。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光线第一次从发射端到碰撞端是非常有规律的射线,而碰撞到物体后的二次光追,则会出现大量发散的、无规律的反射,这对于光追负载是非常高的。而从图中便能看到,SER可以将这些指令进行二次排序,以发挥出着色器的最大性能。
不过好在这么实用的功能并不是RTX 40系的专利,它是一个易于集成的SDK,目前需要游戏开发商集成在游戏中。另外由于它是一个通用的逻辑,后续也有可能直接集成在Windows的API中,这样游戏开发者就无需特意引用,直接调用系统API即可。

可以说SER对于手持RTX 20系及以上(能够开启光线追踪)的N卡用户来说,是极大地福音。毕竟免费提升的光追性能,谁不喜欢呢。
第三代 RT Cores
RT Core的作用在于更快的光线追踪计算能力,如果说在RTX 30系显卡中,想要畅享4K高帧率游戏有点吃力,那么RTX 40系显卡中,将显得轻而易举。

在GeForce RTX 4090这张显卡上,达到了191 RT-TFLOPs的处理能力,而RTX 30系显卡最快处理能力为78 RT-TFLOPs,足足为2.4倍。并且根据NVIDIA的官方说法,第三代RT Core的峰值RT-TFLOPs相比于前代提高了2.8倍。而这只能说明,这张4090并非Ada Lovelace架构的最终形态。
Opacity Micro-Map Engines
在第三代RT Cores中引入了两个重要的硬件单元,首先是Opacity Micro-Map Engines,可以理解为微映射透明度引擎,它主要的作用是优化光线追踪渲染,可大幅减轻着色器的工作负担。
比如树叶之类的复杂物体,不同的光线都会影响它的表现状态,以及树叶之间的光线反弹,所以对于光线追踪的计算量是巨大的。

不过Opacity Micro-Map Engines可以将光线追踪特性烘焙到不透明蒙版中,所以那些不规则形状和半透明的对象,也就能够更快更精准的渲染出来,从而极大减轻着色器的工作负担。
Displaced Micro-Mesh Engines(DMM)
Displaced Micro-Mesh Engines可理解为微网格置换引擎,它构建光线追踪的BVH(Bounding volume hierarchy)的速度提高了10倍!所使用的的显存减少了20倍!

DMM由第三代RT core本地处理,与前几代相比,它只使用基本三角形渲染复杂几何图形,极大减少了存储和处理需求。
具体的工作原理从图中一目了然,新的DMM可以将面数非常多的复杂图形做简化,创造出简单的模型,但整体的光线追踪效果不变。

通过一些模型数据我们可以具体看到,新的DMM将模型简化了多少。原本1100万三角面的模型,经过简化后,只有15万左右的微网格,BVH的构建速度提升了8.5倍,小了6.5倍。
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越复杂的模型往往优化的效果越好,在官方展示的这几组对比示例中,最快可提升大于15倍的速度,容量简化20倍的模型。
第四代 Tensor Cores
除了光追单元的升级外,第四代张量核心的升级更加恐怖。它采用了新的FP8张量引擎,在GeForce RTX 4090这张显卡上,吞吐量达到了1.32 Tensor petaFLOPs,提高了5倍。
注意这里的单位——petaFLOPs。以往的TFLOPs为万亿次浮点运算,而petaFLOPs则为千万亿次浮点运算。

DLSS 3
本次推出的DLSS 3也是RTX 40系一大卖点,从DLSS 2.3直接迈入了DLSS 3版本,也能看出此次的升级之大。而DLSS 3也被NVIDIA官方称为神经网络渲染新时代。
全新的DLSS 3在原有的DLSS超分辨率的基础上,添加了光学多帧生成技术,以生成全新的帧,而不像原来只能生成像素。

DLSS 3结合了DLSS超分辨率、DLSS帧生成和NVIDIA Reflex这三大技术,能够重建八分之七的像素,极大提高性能。
在GPU受限的游戏中,比如2K分辨率及以上的更高分辨率,DLSS 2能够将帧率提高2倍,DLSS 3则能够提升4倍。
本次DLSS 3跨越了一个大版本,从想法和原理上也再度升级,完全“猜想”1帧的技术,我们解释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需要大量的推理与演算,以及绝对超前的想法。
不过“凭空”生成的1帧,在延迟上绝对要比DLSS 2高。所以此次完整的DLSS 3中,捆绑了NVIDIA Reflex,可以有效帮助减小延迟。

这也不负NVIDIA给它起了个“神经网络渲染新时代”的名号。纵观目前市面上的XeSS、FSR技术,DLSS绝对称得上“巨人的肩膀”。当然,连年的创新,苦的是手持上一代显卡的玩家,想体验DLSS 3的帧生成,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购入一张RTX 40系显卡。
New Optical Flow Accelerator
New Optical Flow Accelerator光流加速器是在第四代Tensor Cores中最新引入的,这也是为何DLSS 3中的帧生成为RTX 40系显卡独享。
光流加速器在原本DLSS 2的基础上,还可以计算两个连续帧内的光流场,能够捕捉游戏画面从第1帧到第2帧的方向和速度,从中捕捉粒子、反射和光照等像素信息。并分别计算运动矢量和光流来获得精准的阴影重建效果。

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在第一帧,光流加速器会捕捉到每一个像素中的粒子、反射和光照等信息。并在第二帧中查找匹配的像素区域,计算帧之间的差值。
如果说原来DLSS 2能够“猜”出一张图剩下的像素,那么DLSS 3除了这些,还能够“猜”出下一帧的画面。

另外由于DLSS 3的帧生成是在GPU中处理和运行的,所以即使遇到CPU瓶颈的游戏,AI同样能够提升帧率。这也是为什么在此次发布会中说到,DLSS 3能够突破CPU的限制来提升帧数。
双AV1编码器
本次升级的第八代NVENC编码器可以说是直播、视频、后期工作者的极大福音。它首次加入了对AV1编码的支持,最显而易见的效果就是直播。

相比传统的H.264编码,AV1编码的效率平均提升了40%,在同码率下AV1编码的画质将更好。目前大部分直播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均受限于平台规定的最大比特率。以Twitch限制的8Mbps为例,可以看到在同等带宽下,同为2K 60帧的画面,采用AV1编码的清晰度明显比H.264更高。
说起直播,OBS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10月份即将发布的补丁中,OBS就加入了对NVENC的AV1编码支持
当然,直播只是我们更容易见到的AV1优势,在视频工作的所有环节,AV1编码都可以带来极大提升。

所以,如图所见。NVIDIA已经为广大用户铺好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从编码API、软件、平台到播放器,将全面支持AV1编码。
另外再说一下NVIDIA一直强调的双AV1编码。顾名思义,即部分显卡内搭载了两个编码器,它所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根据官方宣传的,在4K H.265的导出速度上,RTX 4090是RTX 3090 Ti的2.2倍;在8K H.265的导出速度上更是达到了2.5倍。这部分的提升,大家常用的剪映同样适用,感兴趣的用户不妨亲自体验一下。
除了导出速度,8K 60帧的视频录制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而双编码器的好处就是可以将图像一分为二,两个编码器分别处理7680×2160的图像信息,最后拼合完整。
关于编码部分,可能大部分用户的感受不深,但当有一天,你想录屏的时候,却发现显卡不支持,才会发觉它的重要性……
随着图像逐渐进入到超清时代,硬件编码和渲染几乎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帮手。虽然论质量,硬件编码仍不及CPU软编,但软编做到了极限画质,也要承受时间的无穷长。甚至在一张8K渲染图中,两种编码方式的时间差距就已经达到了几个小时,遑论一段10秒的CG动画。在不断进步的硬件编码中,质量和时间也在不断地被挑战和刷新。
10、附录2-Ada Lovelace是谁?
Ada Lovelace(1815-1852)是英国数学家、计算机程序创始人,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概念,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Ada从小对数学有极高天赋,其父称她为“平行四边形公主”,后来的合作伙伴Charles Babbage称她为“数字女巫”。在19岁时Ada嫁给了自己曾经的科学家庭教师,婚后的她对数学热情不减。

1842年到1843年花了9个月时间翻译了Babbage的《分析机概论》的备忘录,写了很多注记,其中给出了用计算机进行Bernoulli数求解的详细说明。由此,Ada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
而以她名字命名的语言——ada语言,已经成为了美国军方开发战斗机等尖端武器的语言。
从几行简短的生平简介中,不难看出Ada的生命虽然只经历了短暂的37个春秋,但却足以被后人铭记。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NVIDIA RTX 40的先行宣传中,用到了“以未来敬传奇”的slo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