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bose的降噪耳机音质怎么样(bose无线降噪耳机测评)

 人阅读 | 作者小编 | 时间:2022-02-19 23:26

由于通勤需求和工作运动的 BGM 需求都非常低,原本购买一副真无线消噪耳机并不是我计划中的事,但最近出现的飞行需求把「处理旅途噪音」这个项目提上了日程。

决定购买之时,Bose QC Earbuds 发布已有月余,于是我前往实体店试戴后订了货,10 月 30 日拿到了这款产品,到现在已经使用了一个月。

为了让这次的评测稍具参考价值,我借来了 @路中南 的 AirPods Pro 试用几天。我让两对耳机分别与我正在使用的两台手机相连——Pixel 4 & Bose QC Earbuds、iPhone 8 & Air Pods Pro,度过了办公、通勤、家务等常见使用场景。下文的体验依然以 Bose QC Earbuds 为主,但在一些关键节点,也会引入 AirPods Pro 的体验进行对比。

注:本文所有实拍图由少数派商店官方摄影师 @问路 拍摄。

购买决策

在文章开头要说明的是:这个购买决策中有 80% 是出于佩戴舒适度的考虑。从 AirPods Pro 到降噪豆,再加上华为小米 OPPO,市面上主流的真无线耳机中能完全贴合我耳朵的只有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会让我在佩戴一小时后感到胀痛。所以兜兜转转一圈在实体店戴上 Bose QC Earbuds 的那一刻,我感觉「也只有它行」。

这副入手价格 2199 (官方价 2299)的真无线主动消噪耳机当然算得上昂贵,毕竟此时 AirPods Pro 的第三方购入价格不会超过 1700 元,前述手机厂商的产品大都售价控制在千元上下,但考虑到这是一个没有备选项的选择题,也只能说服自己为溢价埋单。

另外,我目前并不完全处于某个生态中——我的主力电脑是 Mac,未来也会是 Mac;主力手机是一台(属于公司的) Pixel 4,下一台自购设备大概率还是 Android 设备;可穿戴设备则是 Garmin Forerunner 245,在 95% 的时间里脱离手机使用。

这导致我无法享受 Apple 生态内的无缝体验,但在挑选新设备时,「如何与苹果生态进行配合」也成了我不用为之妥协的因素。

佩戴体验

Bose 在两年前也推出过一款失败的不带主动消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而 Bose QC 系列的第一款真无线耳机,Bose 这次终于把主动消噪技术放到了真无线耳机上。

Bose QC Earbuds 并没有辜负产品线的名字——Quiet & Comfortable。尽管它单只 8.5g 的重量比起平均 5g 以下的竞品来说毫无优势,但相比同一产品线上的兄弟 QC35 和 QC30 来说依然轻便了许多,那个可以随身营造「另一个世界」的那个道具变成了可以握在掌心的小(只是,手得够大才行)。

外观

在佩戴外观上,它倒没有因为单体巨大而如我害怕的那样「丑」,甚至还有同事发出了「看着真不错,谁说丑了」的夸赞。

只不过从正面看,会发现耳机本体其实是凸在耳朵外的,而不是像从侧 45 度拍摄的产品图那样和耳廓平齐,存在感自然比 AirPods Pro 高出了好几级。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舒适度

Bose 未在 App 中未提供耳塞贴合度测试,不过在戴好的那一刻我就立刻知道:戴好了,因为世界安静了。

QC Earbuds 的本体由塑料制成,探入耳道的只有硅胶制成的伞状耳塞,不会对耳道产生压迫。但这一代鲨鱼鳍的尺寸有所改变,2 号塞偏大,我换成 1 号塞后恰好,以往使用 1 号塞的朋友需要注意。

8.5g / 只的重量看着吓人,但在实际佩戴中不会在意到重量感,耳廓和耳道都不会产生不适。不过鲨鱼鳍和耳脊受力点的配合是基于坐姿设计,如果戴上耳机躺下,耳机的重量压迫就会非常明显,仅仅二十分钟后就会感到耳廓异常酸胀。突出耳廓的耳机主体也会在侧躺时硌到耳朵,并不适合在躺平睡觉时佩戴。

随良好密闭性而来的还有明显的听诊器效应,在 10 级消噪的状态下,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还有打哈欠时像有气泡破碎的声音,在佩戴 AirPods Pro 时这个问题则轻微得多。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稳定性

有鲨鱼鳍的配合,QC Earbuds 的佩戴稳定性自然不在话下,如果说 AirPods Pro 的用户需要说明「凭我……的经验,我可以戴着它xx不会滑落」,大家看到 Bose 这枚硕大的鲨鱼鳍就会被自动说服——它就没有可能掉。在狂跑赶公交等场景中,我并不会因为佩戴着它而减小动作幅度,它也能在耳廓内保持稳定。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但由于我的膝盖尚在休整状态,无法通过长跑、跳绳等幅度更大的运动来判断它的使用体验,因此它的运动表现评估要留待日后进行。

消噪体验

作为 QC 系列的成员,说完舒适性后自然要说这副耳机最值得说的消噪。

Bose QC Earbuds 的官方中文名简单直白,就叫「Bose 消噪耳塞」,官方宣传文案中也将「消除有害噪音」作为主要卖点,因而可以说它与 AirPods Pro 的定位从头就不同:AirPods Pro 想成为人们随时可以携带和沟通的智能硬件,而 Bose 想用尽可能小的体积将噪音尽可能推离你身边(当然这不是它如此自信定价的理由)。

这次的 QC Earbuds 依然采用了主动消噪和被动消噪双重叠加的方案,经 先看评测 的人头录音采集,打开 10 级降噪后,QC Earbuds 的降噪量是所有耳机里幅度最大的,对 100~300Hz 的噪音屏蔽水平非常显著,这个区间的典型噪音是汽车、飞机的引擎声;而高频噪音就用伞状耳塞设计进行遮蔽。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选手:苹果、华为、小米、Bose(索尼降噪豆不在图中)

在下文中,我将描述自己在不同场景感受到的 Bose 消噪体验。

主动消噪体验:在家办公

在写稿的此刻,我的老式波轮洗衣机先后洗了两锅衣物;深圳尚未完全消失的夏天中,我还打开了一台小风扇放在桌边;楼下五金店也在不间断地勤勉工作。

洗一锅衣服的时间是 38 分钟,正是我在写稿时设置的番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会让自己尽可能保持专注状态。洗第一锅衣服时我佩戴的是 QC Earbuds,并打开了最高的 10 级消噪,这时我能听到的基本只有五金店切割钢材时发出的频率较高的噪声,而摆放材料、马路噪音、波轮洗衣机的工作声、排水声、近在咫尺的风扇发出的噪音全都被有效遮蔽和消除。因而,我可以足够专注在工作中,甚至由于太过专注,我完全错过了洗衣机工作完毕的 7 声蜂鸣,直到我走到阳台才发现它已完工。

如果想要一个安静的世界,我只要打开 QC Earbuds 的消噪模式就可以,而无需再播放音乐去遮蔽噪音。

而在写作此段内容时,洗衣机正在洗第二锅衣服,我佩戴的是 AirPods Pro。虽然噪音水平有所降低,但我还是能听到洗衣机工作的声音和轻微的风扇声、马路上和五金店的噪声,为了让音乐盖过剩余的噪音,我不得不打开音乐并将音量稍微调高一格。但是,在洗衣机进行甩干工作的噪音最高峰,AirPods Pro 也有点无能为力,于是我又换上了 QC Earbuds——然后第二次错过了洗衣机的 7 声蜂鸣。

由于文字无法直观向你传达消噪体验,TESTV 这个评测中的听感模拟测试和我的体感接近,供你参考(4:00 之后)。

被动消噪体验:办公室工作

和 AirPods Pro 不同,Bose 不支持同时关闭消噪模式和通透模式:在宣传的 11 级消噪中,1~10 为调节主动消噪的程度,而 0 级则为自动通透(传送部分环境音),因而只有在耳机没电时才能感受纯粹的被动消噪效果。

在让耳机脱离充电盒一整晚后,我终于体会到了它的被动消噪。完全没电的 Bose 的耳塞基本可以隔绝背后三四米的同事敲机械键盘的声音,而通过关闭消噪模式的 AirPods Pro 还是能听到键盘声。

在楼上有客人来录制播客的时候,我还使用两副耳机的完全消噪模式进行了测试:在佩戴 Bose QC Earbuds 时,只有高声笑谈会明显传入耳中,而楼道里邻居的交谈也会变得更远、从而降低到不会注意的水平;在佩戴 AirPods Pro 时,偷听到的播客录制内容丰富得多(考虑到人声基本无法被主动消除,结果的差异大部分归功于被动消噪)。

两副耳机对于「off」状态的设定差异也很有意思:Bose 允许关闭充电盒的蓝牙模式,在不搜寻可连接设备的情况下独立使用耳机的消噪模式;而 AirPods Pro 则允许关闭消噪模式、仅使用耳机的音乐功能。此处能够再次体现两者在产品定位上的差异:AirPods Pro 是一款消噪水平良好的智能硬件,而 Bose QC Earbuds 是一副拥有音乐和通话功能的消噪耳塞。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Bose 说明书中的「仅使用消噪功能」

奇怪使用场景

由于优秀被动消噪能力的存在,它甚至还为我增加了一个奇怪的使用场景——在吹头发时佩戴它。耳朵里有了可以听的内容之后,总算有耐心吹头发的时间从 2 分钟延长到 4 分钟,也就不至于让头发沾湿枕头。(注:QC Earbuds 的抗风噪能力与 AirPods Pro 接近,不适用于这里描述的场景)

移动途中:消噪水平调试

QC Earbuds 的消噪分为 0~10 十级,在 Bose Music App 中可以调节任意级别,在耳机上可使用手势访问最常使用的三档,而我将常用的三档调节为:0 级、7 级和 10 级。

且不说在行走时使用 10 级消噪的潜在危险,之前在机场使用 QC Earbuds 时,我因使用 10 级消噪专注写稿而错过了更换登机口的提示,喜提机场广播一次。也是在那次之后,我改换了中间档的消噪水平。

我把中间档定义为「保持警觉」——调低消噪水平,让环境音适当地漏入。中间档的 7 级消噪大概与 AirPods Pro 的消噪水平相当,可以保证在路上的安全行走,在办公室不会错过同事的轻声呼唤,在机场也可以留一耳朵来听广播。

至于通透模式,Bose 调试得不如 AirPods Pro 来的通透,但戴着耳机偶尔和同事交谈两句、在楼下便利店买个早饭不会没有问题。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音乐体验

Bose QC Earbuds 的音乐体验几乎全部建立在优秀消噪水平的基础上,它的音质调试和以往一样中规中矩, 同一首歌在 AirPods Pro 里显得更清脆透亮,在 QC Earbuds 中则更为沉稳平和。 Bose Music App 中并没有提供均衡器设置,这对于听文字内容更多的我来说不是问题,但更关注音乐体验的朋友们就要慎重了。

而当这对耳机短暂地连接至 @路中南 的索尼手机并打开 Clear Voice 时,我的感觉真的像某支广告片那样,周围的人事物全部退后,我和音乐被留在了空荡荡的世界中央。

「我聋了吧?」当时我这样问路中南。

至于延迟,QC Earbuds 的反相延迟大概在 0.2 毫秒,我在日常几乎没感受到过,一些博主表示在消噪模式下进行枪战游戏确有延迟,但不算特别明显。

通话体验

和消噪体验相比,QC Earbuds 在嘈杂环境中的通话是个槽点。如果处于市场、机场等嘈杂环境中,耳机的麦克风并不能将人声与噪声剥离干净,如果我的声音比较小,对方就很难听清。

这就是比较割裂的体验——优秀的消噪体验让我能清楚听清对方的话语,但不够强劲的收音体验却让对方听不清我说话。于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通话体验就从不佩戴耳机的「你说大声点我这有点吵」变成了「我得说大声点因为我这有点吵」,倒也不是不行,毕竟把努力的主动权放在了我这一边。

另外,在通话体验上 Bose 提供了「耳返」功能,即在通话时同时在耳机中放送部分自己的声音。这倒是个实用功能,让我不必在需要控制音量的环境(例如书店、餐厅)中摘下一边耳机来确认自己的对话音量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困扰。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插播一条来自收听方 @路中南 的评测:

大家好我是路中南,因为平时和三羊都是在飞书上沟通工作事要,因此我也和她使用飞书语音来测试一下两款耳机的通话降噪体验。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三羊都站在同一个嘈杂的路口与我电话,Bose QC Earbuds 通话下我还是能够听到很大的背景噪音,我甚至能够听清从三羊身边走过一个哭闹的小孩(声音渐大渐小),如果她不说话,我就只能听到噪音,不过好在当她说话时,我还是能够清晰地听到她的一字一词,交流没有问题、但体验不是很好。AirPods 的消噪算法听起来则好得多,消除了大部分的噪音,变成了些微的「杂音」,但比较尴尬的是她说话的声音变得时大时小,让我不太能够时时把握住她说话的内容。

操作体验

手势

对比 AirPods Pro,QC Earbuds 的手势堪称复杂,不同的功能分布在两只耳机上(更像 AirPods),这让我每次操作前都不得不想一想——哪只耳朵?怎么敲?

  • 左耳双击:切换三个最喜爱的消噪程度长按:切歌(或听取电池电量,也是唯一可自定义的手势)
  • 右耳双击:接听、挂断电话;暂停、播放歌曲长按:召唤系统语音助手(Siri 和 Google Assistant 均可一键唤出)、拒接电话

相比之下,AirPods Pro 的手势明显更直观,不分左右耳的操作方便得多,天知道有多少次我由于右手被占而被迫用左手去敲击右边的耳机。但考虑到 QC Earbuds 的被动消噪也是消噪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佩戴中尽量不移动耳塞」或许是 Bose 的考虑点吧。

在灵敏度方面,作为一款 2k 价位的耳机,QC Earbuds 的触控体验足够灵敏,很少出现不能及时响应的情况;有时候头发披散在耳机外侧,隔着一层头发进行长按操作也不会有问题。

但值得吐槽的是在这样两块巨大的触控面板上,QC Earbuds 依然没有加入往前切歌以及调节音量的手势,尽管优秀消噪能力的存在让调节音量的必要性降低,快退按钮的缺失仍是播客和有声书用户的小小怨念。

不存在的跨设备连接

在与单一设备的连接体验上,采用蓝牙 5.1 协议的 QC Earbuds 做得相当不错,至今未出现无故断连的情况,但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它未沿用往代产品的双蓝牙方案,导致设备换连的体验非常糟糕——需要与旧设备断连、再与新设备连接,而它总在重新连接时与 Pixel4 表现得而不太熟悉,重连时甚至需要「忘记设备」从头来过。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Bose Music App

与 Bose Music App 连接并不是一个必要选项,我大概在未连接 App 的情况下使用了半个月,直到有一天想要定制消噪水平和快捷键才下载了 App 使用。我在 Bose Music App 中作出的定制项有:

  • 给耳机选了个名字
  • 选择唯一可定制的快捷键:长按左耳机切歌
  • 将打电话时听到自己说话的回声水平设置为「中等」
  • 入耳检测选项:戴上耳机自动接听电话、摘下单边耳机调为通透模式
  • 将中间档消噪水平调节为 7
  • 戴上耳塞时默认调为上次的消噪水平

不过这款 App 的使用体验依然糟糕,耳机与 App 的连接和耳机与手机的连接一点关系也没有——还好在定制完毕后,我就不需要再打开它了。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在与 Bose Music App 相连的情况下无法与耳机相连

续航

QC Earbuds 单体的续航是 6 小时,充电盒能再供电 2 次,在日常使用中并不需要在意它的电量。

低电量情况下,闭上充电盒盖就可以在 15 分钟内从 10% 充到 60% 左右,按官方说明可以支持 2 小时使用。尽管快充之后耳机会有点发烫,不过得益于硅胶材质的衬垫,传递到耳朵上的温度还可以接受。另外,2 个小时的估计有些保守,在只开消噪而不播放声音的情况下,我凭快充 15 分钟的电量使用了 3 个小时。

盒身外的 LED 灯能直接体现充电盒电量,可能是这个充电盒唯一的优点。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 QC Earbuds 的单体续航时间更长,但它只有右耳带有通话用的麦克风,也只有右耳能单独使用,这也就意味着面对通话中电量不足的状况,它无法像 AirPods Pro 那样将两个耳机轮流放回充电盒来「续命」并保持通话,对于有需求的朋友或许是个致命伤。

另外,前文也提到过 QC Earbuds 的消噪模式和通透模式不能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关闭,也让耳机无法通过「自废武功」的方式获得更长的使用时间。

携带体验

前文已经说过,尽管作为一对真无线耳塞, QC Earbuds 不够小巧,但在实际佩戴时的重量感并不明显。可是在携带体验上,Bose 的充电盒就是全方位的灾难。

我怀疑 Bose 的产品部门根本没有考虑过把充电盒揣进裤兜这件事,正常的裤子都不可能以正常的外观容纳这款 89mm×51mm×32mm 的充电盒。于是有好几次,为了携带它,我不得不穿上有大口袋的外套,或者背上一个原本不需要携带的背包。在这巨大的缺陷下,什么亲肤材质、盒内 IPX-4 根本不构成吸引力。

我还考虑过让耳机离开充电盒长时间单飞,但面板的触控手势容易导致误触,不是每次都能触发「从耳中取出两个耳机达 20 分钟」后的待机状态。总之,目前这还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来自的 Bose 的降噪耳机,用了一个月之后我想说:

约是 AirPods Pro 电池盒三倍的体积

小结

作为 Bose QC 系列的第一对真无线耳机,QC Earbuds 到底好在哪是一件不难解释的事情,但是在 2k+ 的定价之下好在哪确实不太好解释,我也承认自己支付了不少溢价去购买这个「安静空间」。尤其在手机厂商纷纷发力制作千元以下真无线耳机的 2020 年发布这样一款耳机,它的库存不足(为防止积压)、买不到配件(市场份额小)都是不难预料的事。

如果你是苹果生态的用户,购买 QC Earbuds 绝对需要三思,令人头疼的跨设备连接体验是生态内用户无需趟的水;如果你对舒适和安静确实有很高的需求,也建议前往实体店充分试戴后再确定是否下单(或者可以再等等价格下落)。

后记

在进行了十几个小时对两对耳机的高频体验后,频繁的摘戴、置入盒中、唤醒的体验让我对 AirPods Pro 的好感倍增,毕竟开盖即连、小巧的充电盒确实让携带和连接的体验无比美好,而 QC Earbuds 在这个场景中完全不占优。到了夜晚神志不清的时刻,我甚至在闲鱼上搜起了 QC Earbuds 的二手价格。

今天打开文档,发现昨天深夜的我自己写下了这段话:

在十个小时的使用之后,卖掉 Bose 的想法已经非常强烈,但这可能是由于 AirPods Pro 让一个「不典型的我」产生,从而也让不典型的我的需求从中产生。

而在今天,回归到「三羊的日常」之后,我重新感觉到,Bose 还是我最初想买的那对耳机——它把安静和舒适这两点做到了 100%,这样我就可以用它稍微压缩出门后的无效时间,多忍受几站地铁去一家自己想去的店,或忍受更长时间的旅途中去见想见的人。

至于跨设备连接的困扰、过小的市场份额导致可选配件不足,打下这行字时我发现这情景是如此熟悉——我在一年多前购入 Garmin 245 后就有所体验,而我和 Garmin 至今相处良好。

但话说回来,怎么解决这个充电盒的携带问题……还是得想想办法。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