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前期推出的笔记本以“用料足”、体验好赢得了不少好评,因此,近期推出的15.6英寸小米笔记本Pro 15.6(以下简称小米笔记本Pro或Pro)也被市场高度关注,第八代酷睿、MX150独显、PCI-E SSD、窄边框72%NTSC色域 IPS屏等豪华配置的堆砌,我们似乎又可以断定这是一款体验不俗的产品。不过,它会有什么个性和特色呢?会有什么进化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来一把深度测试吧!
配置规格
■屏幕:15.6英寸京东方72%NTSC色域FHD IPS
■处理器:Core i7 8550U四核八线程(1.8GHz/4GHz)
■内存:双通道2×8GB DDR4 2400
■显卡:NVIDIA MX150独显(2GB显存)+UHD 620集显
■硬盘:三星256GB PCI-E SSD(可额外扩展M.2 SATA SSD)
■网络:英特尔AC8265 820.11ac无线+蓝牙
■接口:2×USB Type-C 5Gb/s(其中一个可充电和进行视频输出)、SD读卡器口、2×USB3.0 Type-A口、3.5mm耳麦口、HDMI口
■其他:指纹识别
■重量:1.98kg(实测),内置60Wh电池
■系统:Win 10 64位家庭中文版
■颜色:深灰
价格:6999元
测试性能
Cinebench R15:CPU 551cb/GPU 93.68fps
WinRAR基准测试:8190
CPU-Z测试:单核335/多核1795
《QQ影音英特尔专版》4GB MKV视频转码到MP4:8分07秒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FHD默认特效):1366分,34fps
古墓丽影崛起(FHD默认特效):24.75fps
守望先锋(FHD中低特效):58fps~74fps,流畅
CrystalDiskMark磁盘测试:连续读1844MB/s、连续写1253MB/s
外观极致简约风,顶盖强度提升
小米笔记本Pro的外观非常简约,无论是外观还是C面和D面设计,都没有复杂的设计,线条总体硬朗,全金属机身的转角处甚至有些锐利——但这显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有意为之。机身靠近用户侧有个凹槽,方便用户抠开屏幕。该机目前仅有深灰色,走的是肃穆范儿路线。
第一代小米笔记本有个遗憾点,那就是A壳太软,不耐划,而且不能磕碰。但到了Pro,这个问题消失了——我们使劲用指甲把A壳刮出痕迹,用手轻轻一擦,又基本看不见了。
双USB Type-C 5Gb/s,实际无法顺利连接4K显示器
该机的简约风格还体现在接口上,任何接口都没有标识,你可说这是极致简约,也可说有偷工减料之嫌。而就我个人来说,现在的电脑接口并无混淆设计,所以通常不会出现插错的情况,充其量是外行用户无法充分利用。
不过关于接口有个事儿得细谈一下:该机有两个USB Type-C口,也无任何标识,从官网上5Gb/s的标注来看,应该都是基于USB3.0总线,而且官网清楚标识了“其中一个仅是数据口,另一个是全能口,全能口可给笔记本充电,且能进行视频输出”。而官网的另外一处则说“该机可以进行4K@60Hz输出+4K@30Hz输出(HDMI)”。两条信息综合来说就是:要外接4K显示器,实现4K@60Hz的输出,就是靠那个USB Type-C的充电口也就是全能口。那要输出4K@60Hz画面的时候又要充电怎么办?以前我们解读过,就需要一个支持Type-C反向充电的Type-C到Mini DP/DP的转接头(或者小型扩展坞)。
但是,在外接4K显示器实测中(测试了几款显示器),输出画面抖动、雪花斑,而且几秒后就黑屏了——无法顺利输出4K画面。而同样的线材组合换用在其他机器上则能稳定输出4K@60Hz。
实际上,根据笔者的经验,5Gb/s的带宽,即便可以正常输出4K@60Hz的静止画面,在全屏播放高清视频时,画面往往也是卡顿的。
这里还要提示一下:该机有HDMI1.4口,通过它输出4K@30Hz画面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说连接4K电视、4K显示器看视频没有问题(视频一般不会超过30fps),但是做电脑用4K显示器,60Hz才能实现正常流畅的电脑操作。
屏幕是加分项,扬声器表现“妖艳”
小米笔记本的屏幕没有弱过,这次的Pro自然也没丢分——京东方(BOE)的72%NTSC色域IPS屏色彩饱和度高,视觉上很愉悦,而且这块屏基底很干净,没有某些中低端屏那种“脏兮兮”的感觉。屏幕亮度很不错,室内观影仅需40%亮度,甚至30%也能看。镜面屏设计虽可给机身颜值加分,但在室外遇到光线较强时始终还是有些麻烦。
初代小米笔记本使用AKG扬声器,效果很不错。而小米笔记本Pro机身底部则贴上了哈曼的标贴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认证标贴。我们收到的评测机内部还有两个体现杜比全景声效果的演示视频(音频)。
当我们看到哈曼的标贴时,就知道小米笔记本Pro的扬声器表现绝对是有些“妖”的(联想R720便是如此),加上杜比全景声的加持,该机的扬声器的确在音场的营造和乐器/人声的分离、强化方面做得非常激进。总体感觉是小震撼,而且空间感好。如果说之前轻薄本标杆戴尔XPS 13的扬声器算是“原汁原味的美”,那么小米笔记本Pro的扬声器则是“妖艳的美”,渲染得非常浓烈,有个性,总体讨喜——而且它的功率也更大一些。但我们不排除有部分爱听人声的用户不太喜欢这样的扬声器调校。
有一点要强调:小米笔记本Pro要听声音效果,一定要完整放在桌面上,机身前侧靠近用户侧绝不能悬空,那样会大幅削弱声音反射,音效会大打折扣(而且你会觉得声音发错方向了)。
键盘手感普通,但触控板是加分项
由于是15.6英寸机身,小米笔记本Pro采用了全尺寸键盘。没有数字小键盘区,这是目前的流行趋势。巧克力键帽,1.5mm键程,另外无论从拍照还是手感上,你都能明显地感受到键帽有轻微的弧面凹陷——理论上,这个键盘的手感应该出色。不过实际使用中,我们注意到有点小问题:首先是键帽表面光滑;其次,F和J键上的定位标识(所有键盘都有这两个定位标识)有点“锐利”,打一会儿字两个食指会觉得有点不舒服;最后,C面的键盘基板很硬,你会觉得敲在了硬板子上。如果说中高端商用笔记本的键盘手感能够打10分,那么这块键盘的手感我们打7.5分。但有一点设计个人很喜欢:该机键盘只有一挡背光,按一下开,再按一下关,很利落。个人觉得很多机型设计两挡背光并无必要。
该机的触控板绝对是值得赞扬的——6英寸的超大SIZE,最高端的玻璃触控板,非常灵敏且支持多指手势。实际使用中可以非常优雅地操作该触控板。另外,集成的指纹识别虽然是条状的,但是反应还是很灵敏。
总体来说,如果你非常轻柔地操控该机(包括键盘),你会获得很好的感受。但是如果你是“速度型”,打字很快力度很大,那么该机的键盘不会让你觉得太舒适。
性能较强,《守望先锋》等游戏流畅运行
小米的设计者俨然是非常懂行的,给小米笔记本Pro搭配了双通道内存、PCI-E SSD、能效比很高的MX150独显,加上四核八线程的i7 8550U,这样的豪华无短板配置足以在中特效下轻松搞定《守望先锋》这类要求不那么高的3D游戏,甚至在默认特效设置较高且游戏本身要求也高的《古墓丽影:崛起》项目上,也能跑出超24fps的成绩,总体不错。
或许有用户会关心MX150是不是“满血版”,从测试成绩和推算的GPU功耗来看,它搭配的MX150的确是“满血版MX150”,只是因为整机的定位,性能方面稍有压制(10%)。
极限双考机,散热总体不错
小米笔记本Pro的最高负载在60W左右(极限双考机状态),采用了大面积的散热片和双风扇单热管设计。老规矩,Aida 64系统稳定性测试+Furmark Extreme模式极限双负载考机,持续1小时。室温25℃。最后的散热表现如下:
CPU:由于15W TDP的限制,CPU频率一直不高,1小时后稳定在2.16GHz(标准频率1.8GHz),但即便这样,也轻松占满了15W TDP,所以我们之前说第八代酷睿必须突破15W TDP才能充分发挥威力——但由于传统的思维和产品定位,厂商还是比较谨慎。1小时双考机后,CPU最高温度也就74℃。
GPU:该机内置的MX150独显在双考机时一直维持着比较高的频率,中途核心频率阶段性地降到了1450MHz左右,但很快又提升到了1500MHz左右——实际上这已经高于了GPU-Z显示的最高频率。另外显存频率则一直稳定在GPU-Z显示的标准频率1253MHz上,而且温度最高也就65℃。
C面温度:从内部散热示意图可看到,该机的主要热量集中在键盘中间区域,主要是G/H/J按键趋于以及周围一圈,温度可达48℃,有相当重的热感——这是由于该机为金属机身所致,传热比较快。WASD按键区域温度为40℃~42℃,有热感,但不烫手。另外,键盘上部区域的温度为47℃~48℃,比较烫,但正常使用手不会去那里。该机巨大的左右腕托和触控板温度都很低,只有33℃,无热感。
综合评价:散热不错,而且风扇声音也不大(即便在夜间室内也不明显),常规低负载使用没有热感。玩游戏时,腕托凉爽,常用按键区有热感但不影响使用。
续航测试:720P视频连续播放550分钟
简述一下续航测试。虽是15.6英寸本,但并不等于续航不重要。该机搭载60Wh电池,以它的价格和其他配置来说,这个电池容量绝对算是良心。一如既往,我们续航测试的屏幕亮度标准和扬声器音量标准是“满足室内观影需求”。而具体到该机,是“30%亮度+ 36%音量”(这么低的设置,也说明该机屏幕亮度很高,扬声器音量足够大)。《LUCY》720P MKV,用Win10自带的《电影和电视》播放,实际连续播放时间为550分钟左右,也就是9小时10分钟,对于这样的大块头来说已经算非常出色的了。
一句话结语:外观及体验出色,非常有竞争力的网游娱乐大尺寸机型,键盘有小遗憾,Type-C接口无法顺利连接4K显示器是唯一BUG。